孙大敬 罗亚
“过去我们村哪家嫁女娶媳,总会被问及是骑马还是走路接亲,如今都是一辆辆的轿车直通家门口了,游客来了还能参与到我们婚庆活动中,大家的日子越过越亮堂。有了这新修的旅游路,我们这穷旮旯也能搞旅游了!”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黄泥乡龙塘村村民李喜华笑着说。
近年来,百里杜鹃充分利用边远乡区生态环境保护较完好的优势,紧紧围绕全区大旅游谋划布局建设“产业路”,把穷旮旯建设成新景区。日前,在彩色标绘的映衬下,龙塘村富有特色的旅游景观路在山间蜿蜒盘旋,李喜华所在的村庄已建成“花田酒肆”国家3A级旅游景区,群众高高兴兴地吃上了“旅游饭”。
“十三五”期间,百里杜鹃管理区投入资金19.61亿元,建成道路通车里程1613.44公里,有力消除了制约景区发展的交通瓶颈。
“以前我们村路不通,有钱也不敢做大生意,现在路修好了,我便回乡投资,带领大家发展原生态农特产品辣椒产业。目前,我们的辣椒已可直接输送到重庆、广州等地,并与他们签订了供货协议。去年,村里种植了1000亩辣椒,还向全村的贫困户家庭发放了分红,我们现在有两条辣椒烘干线,明年还要扩大种植规模,争取把原生态农产品做强做大。”百里杜鹃山民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丁介绍。
目前,百里杜鹃管理区已初步形成“县乡道相互交织、村组路纵横阡陌”的农村公路系统。全区累计新建公路700.74公里,改造旅游主干道100.22公里、旅游步道12.62公里、闭合观光车道16.48公里、运煤公路46.5公里、通村路347.7公里、通组路233.64公里、进寨路286.6公里,财政一事一议建成连户路208.3公里,实现100%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100%自然村寨通硬化路,“黔货出山,百货出黔”已成为百里杜鹃生态旅游产品、原生态农特产品新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