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县紫林山村

“村社合一”发展种草产业

2020年11月05日09:13  来源:贵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莫宇)位于独山县影山镇大山深处的紫林山村,在政策扶持下,走出一条种草致富道路。今年,该村依托“村社合一”的发展路径,在种植技术、产品深加工和销售渠道上持续深耕,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紫林山村海拔高、气温低,土地湿度大,不适合种水稻,却很适宜海花草生长。海花草,又名水草、水苔,属于苔藓科泥炭藓属,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用途。紫林山村从2009年开始大规模种植海花草,现在,全村海花草种植面积3500亩,涉及村民506户1600人,其中贫困户155户680人。

今年4月,紫林山村开始推动“村社合一”,成立紫林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村支两委和合作社进行资源整合,现在全村2053名群众全部签订入股协议。

紫林山村海花草存储车间里,摆放着一捆捆经过加工压缩打包好的海花草产品,包装上都贴着“甲定水乡”标识。

“海花草虽然已是我们村的主导产业,但是一直处于群众自种、自销的状态,没有形成品牌和影响力。”村副支书龙顺义说,在推进“村社合一”过程中,该村先后申请“甲定水乡”“水书先生”两个商标,通过统一品牌输出,打造紫林山村海花草及农特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晾晒车间、加工车间、存储车间……在合作社的推动下,该村已逐步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的海花草全产业链。

“海花草采收后需要及时晾晒,目前建成的晾晒车间每次可晾晒海花草800斤左右,改变过去连日阴雨不能晾晒的状况。”合作社工作人员杨佑海说,得益于国家林草局的大力帮扶,正在进行加工车间的改扩建。同时,在独山县城开设100平方米的农产品展销门市,实现销售终端的前移。

接下来,紫林山村将以“村社合一”为契机,依托合作社,集中资源在海花草品种改良、种植技术提升、品牌营销等方面下功夫。同时,除海花草产业外,还对当地零散的优质蜂蜜和茶叶进行整合包装,统一品牌输出,不断丰富和优化农特产品品类,推进全村产业提质增效。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