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区通过扶贫民生领域监督‘大数据’系统进行比对,发现该区长春堡镇宋官村村民周某某疑似不符合低保救助条件却领取低保的问题后,立即组织开展核查,经核查发现,该村原党支部书记钟某某在明知其亲友周某某不符合低保救助条件的情况下,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将其纳入农村低保进行申报,最终,钟某某受到了纪律处分。”
以上是毕节市利用“大数据”监督护航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为充分发挥“大数据”监督的优势,持续深入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有力有效助力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毕节市纪委监委按照省纪委省监委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将大数据运用与纪检监察业务深度融合,创新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方式,在用好《贵州省扶贫民生领域监督系统》的基础上,整合数据资源,结合毕节实际自行开发了《毕节市社会监督平台系统》,平台系统的运行使用为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建立系统后,推动监督工作走出了传统模式,足不出户就能发现问题,节约了监督成本,提高了监督质效。”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该市通过将扶贫、财政、民政、不动产登记、公安车管、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整合、互斥比对,对物资发放、城乡低保、危房改造、异地搬迁、教育资助、贫困户识别等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立体监督,一改以往靠人力监督、群众举报监督的传统模式,变人力监督为数据监督,经过精细比对揪出有关问题。
在问题核查中,该市制定了异常数据和问题线索处置流程,对数据转核、落地核查、处置意见、提交反馈、抽查核实等环节进行闭环管理,重点聚焦党员领导干部、财政供养人员、村干部及其亲属等“三类人”,严肃查处职能部门和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以及贪污私分、截留挪用、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等重点问题。
“督促整改时,针对一般性违规问题,立行立改;对涉嫌违规违纪违法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对普遍性、突出性问题,举一反三、堵塞漏洞。”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发现问题,关键在改,该市通过对查实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建立“双台账”,实行“双反馈”,实施“双问责”,由监督检查室督促责任单位党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督促业务部门,逐个对账整改,销号清零。
今年以来,该市通过大数据监督系统分析运用发现扶贫民生领域问题1633个,核查后立案36件,党纪政务处分31人,向主管部门下发监察建议书1份,追缴违纪资金40余万元。
(毕节市纪委监委)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