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记者在贵阳乌当区观溪路街道辖区的滨溪北路看到,车行道新铺了沥青,路边规划了停车位,路边墙面上绘有文明公益广告……
然而,几个月前,这条背街小巷却并不是这样的景象。滨溪北路长约185米,东连观溪路,西接东二环桥底洪济农贸市场,是周边居民去农贸市场的必经之路,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墙面破损,不仅对居民出行造成不便,还影响了城市形象。
“我每天买菜都要从这条路经过,一到下雨天,路面上都是水,一不小心就会摔跤。而且路边有的墙面开裂,看着很不美观,还存在安全隐患。”家住附近的居民魏德凤说。
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今年,乌当区启动背街小巷整治工程,对30条背街小巷进行整治,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滨溪北路就是其中之一。
在背街小巷整治工作中,乌当区按照“区级统筹、属地主责、社区负责、标本兼治”的工作原则,突出问题导向,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重点整治城区背街小巷乱堆乱扔、车辆乱停、私搭乱建、污水四溢、摊点乱摆等突出问题。
为做好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4月初以来,观溪路街道定期在辖区背街小巷及周边开展宣传活动,积极向居民介绍背街小巷整治的重要意义,鼓励居民积极支持并参与,收集辖区居民的意见与建议,为背街小巷整治贡献力量。
“针对滨溪北路周边小区居民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建议,如设置护栏保护行人安全、设置更多停车位便于停车等,我们充分予以考虑,着力打造‘干净整洁、设施完善、秩序井然、环境舒适、生活便捷’的背街小巷。”观溪路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赵兵说。
民生大文章,细微处落笔。观溪路街道成立项目整治调研组,对背街小巷开展实地调研,通过查看路段了解现状、发放调查问卷问计于民等方式,深入挖掘背街小巷存在的各类问题,汇集多方的意见与建议,提出了修复道路、增设垃圾收集设施、增设护栏、新增停车位、设置文化墙和整治绿化等整改建议。
“背街小巷提升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形成合力。为此,我们积极对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住建局、乌当区交管分局等单位,对辖区背街小巷开展联合整治工作,对背街小巷划停车线进行了科学规划,确保停车位规范、消防通道畅通。”赵兵说。
对车行道实施“白改黑”工程,将水泥路面改造成沥青路面;对沿线破损的人行道进行重新铺设,保证行人安全;在路牙一侧设置无障碍设施,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出行;增设垃圾分类设施;进行绿化改造……观溪路街道以硬化、绿化、亮化为重点,对滨溪北路进行改造,切实让居民感受到了“旧貌换新颜”的成效。
以前坑坑洼洼的水泥路面,变成了平整的沥青路面;斑驳破损、乱涂乱画的墙壁,成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长廊……一条干净整洁、焕然一新的小巷呈现在了大家面前。
“现在,每天从这里路过,心情都很舒畅。”魏德凤说。
通过提升改造,乌当区一条条背街小巷的市容环境得到了明显改观,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景观绿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成为城市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樊荣/文 周永/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