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场镇大金星村:从贫困户到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华丽转身

2020年09月10日10:38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据瓮安县人民政府网消息 陈远禄是猴场镇大金星村的村民,拥有80余亩果园和30多亩太子参基地的他是远近闻名的种养殖户。在2011年前,由于缺资金缺技术,他还是村里的精准扶贫户。

十多年的大金星村因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村民种植的玉米、水稻等传统作物收入甚微。迫于生计,像陈远禄这样的青壮年多数选择外出务工。

在外的生活并不如陈远禄想象的一帆风顺,由于缺乏文化和技术,陈远禄只能在建筑工地打点零工。打工收入朝不保夕,十分辛苦。打拼一年下来,省吃俭用,陈远禄也只能赚到2万多元。

“以前我一直是在外打工,但还是养不活一家人。”陈远禄说。

自2009年以来,大金星村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程,对群众的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完了1500余户院坝硬化、完成了入户路、串户路、通组路道路硬化工程、美化了农村房屋600余栋、接入镇区集中饮水工程。同时,引进旭东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丰源果蔬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红心猕猴桃、苹果桃、黄桃等精品水果。

经过多年四处奔波、四处碰壁的苦日子后,看到家乡的巨变,陈远禄毅然决定返乡发展,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创造崭新的生活。乘着村里产业发展的东风,陈远禄开始大力发展精品水果种植。

“2011年回家后,我就种了精果林桃子,收入还比较好,比种包谷、种红薯收入高。”?陈远禄 说。

现如今,他的果园里,黄桃、苹果桃已经硕果累累,平均每年种养殖的纯收入达到了30多万元,陈远禄彻底甩掉了精准贫困户的标签。

自己富不算富,全村富才算富。在发展过程中,陈远禄一直秉承着这样的初心和目标,在种养殖过程中,带动和指导同村村民学技术,搞种养殖,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创造财富。

“在我的带动下,现在村里每户农家都种起这个果林了,现在我也加入了合作社,变化更大了。”陈远禄说。

谈及今后的发展,陈远禄也有自己的小目标和小“愿景”,“除了精果林,我又搞了养殖牛,等我的养殖成规模了,我希望大家都一起来发展致富。”(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朱琳 黄丹)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