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斑驳老旧的墙面被粉刷一新,还贴上了消防安全宣传海报;道路虽然狭窄,但井然有序、干净整洁,车辆规范停在停车位上……居民对南明区新华路街道电力巷发生的变化赞不绝口。
“环境干净了、停车有序了、出行方便了,生活在这里很幸福。”住在附近的居民李玉梅说。
电力巷长约200米,属于老旧小区内部通行巷道,由于修建时间久,存在车辆乱停乱放占用消防通道、电线乱拉乱接造成消防安全隐患、商户占道经营等现象。
背街小巷是城市的“毛细血管”,连接着千家万户,于细微处展示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今年,南明区对50条背街小巷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并列入2020年为民办十件实事的具体项目,力争实现全区背街小巷总体整洁规范、设施完善、环境舒适、生活便捷的治理目标,不断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和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电力巷因此得以改造提升。
“以前,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路面上车辆乱停乱放,经常堵车,出行不方便不说,消防通道还被占用,发生什么紧急情况消防车根本进不来。”电力巷一家商店老板阳会说。
新华路街道办事处公共管理部部长刘峰介绍,经过前期现场踏勘、征求民意,街道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在美化两侧建筑立面、疏通局部雨污水管道、增设绿化景观的基础上,积极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多次开展打通“生命通道”集中整治行动,重拳打击各类违规占道堵塞消防通道的行为,同时施划消防车道标线、规范私家车停车点、设置电动车集中充电点,全力疏通消防通道,消除安全隐患。
“生命通道”疏通了,基层消防安全管理能力也得提上来。街道办在电力巷建设了1个智能微型消防站,配备8名专兼职消防队员,每天对电力巷的院落、商户开展消防安全巡查,确保消防隐患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消防站旁还设有1个微型智能应急服务站,服务站内,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逃生绳、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应急装备一应俱全。“如果发生突发事件,工作人员、居民都可从应急服务站取出应急救援装备,及时实施救援,确保遇到突发事件时应急物资能够找得到、取得出、用得上。”刘峰说。
“街道还为我们商户安装了智能烟感器,与消防站的监控系统相连接,只要烟雾浓度超过一定程度就会自动切断电源并报警,消防队员会第一时间赶来处理。”阳会说,如今,电力巷不再堵车了,环境变美了,商户做生意越来越安全、舒心。
“现在环境干净卫生,很少有人乱扔垃圾了。”“巷子里摆放有垃圾分类投放箱,以前垃圾池的臭味消失了,我们也按照提示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电力巷一项项提升改造措施的落地落实,不仅使小巷面貌焕然一新,还形成了“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美好环境户户受益”的文明风尚。
“巷道提升改造后,还需要常态化管护。”刘峰说,下一步,街道办将通过定期召开“坝坝会”听取居民群众意见;与城管、交警、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持续加强监督管理;宣传发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不断巩固提升环境综合治理成效,实现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张雪建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冉婷林/文 郭然/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