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贵安综保区逆势跑出“加速度”。招商引资主要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20余个项目签约落户贵安综保区,其中不乏京东数据及电商智慧物流中心、鲲鹏产业生态硬件制造、研祥工业数控数据中心、迪信通5G生态产业园等重大项目。
“我们在选址上考察筛选了很多地方,最终落户贵安综保区,因为贵安综保区的办事效率、服务质量超出了预想。”贵州夫子蜂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再发告诉记者,自2017年落户贵安新区以来,夫子蜂在房租、水电、税收等方面享受了不少优惠政策,随着园区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和要素保障不断增强,企业产能不断释放。
从一家单一的蜂产品生产商,成长为集蜜蜂养殖和蜂产品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集团公司,2019年夫子蜂实现年产值6000多万元。“今年即使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在业务上也没有‘掉线’。推出了蜜蜂领养模式,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王再发说。
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产业配套设施,是贵安综保区吸引众多企业快速入驻的“秘诀”。
今年4月,深耕食用菌精深加工和智慧农业领域的贵州大菇妈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贵安综保区注册。“我们拥有200多项食用菌产业专利,看中这里便利的出口条件,还有创新氛围和高效服务。”该公司总经理李鸿说。
为吸引大菇妈农业科技的落户,贵安综保区为企业提供了一栋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的厂房,多渠道为公司招聘员工。“有了综保区助力,我们将很快建成日产100到150吨食用菌饺子的生产线和大菇妈智慧农业平台,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
积极构建服务体系,促进服务规范,打造服务品牌,提升服务质量,贵安综保区持之以恒不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软实力”,提升发展竞争力。
今年以来,贵安综保区推动制定《贵州贵安综合保税区(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企业服务中心企业秘书制度》,为区内重点产业类招商引资企业在审批服务、资金兑现、要素保障、人员招聘等方面提供服务。努力为企业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组织召开政企座谈会,积极整合多方资源,解决企业员工吃、住、行等问题。加快“数治综保”平台建设,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通过平台提供各项智能化服务,建立平台与各单位间的信息交互渠道,加速政务服务向移动端转移,实现政务信息和数据“一次汇聚、多次共享”,事务全网通办。
随着优质服务持续升级、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贵安综保区营商环境“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田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