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只是手段,致富才是目的。为不断完善搬迁群众后续扶持工作,荔波县小七孔镇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发展民宿旅游、引入扶贫车间等方式不断丰富群众增收渠道,真正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就业、快致富。
开展技能培训 让群众“长本事”促就业
利用邻近驾欧集镇、小七孔景区西大门地域优势,结合周边旅游、餐饮、酒店等用工需求,针对安置点群众不同类别人员就业意向,开展厨师、驾驶、安保、餐饮服务、旅游服务、酒店管理等技能培训。据了解,今年以来开展各类就业技能培训32场次,覆盖安置点群众200余人,通过技能培训分别有60余名群众在驾欧集镇各酒店、餐馆从事厨师、服务员、酒店前台等工作。同时,通过政府推荐用工,实现驾欧停车场用工2名、集镇保洁用工1人、保安2人及西大门景区保洁、司机等10余名。
“以前我只会种田种地,收入也不高还很累。搬迁后政府为了让我们实现就业,请了很多专家来给我们做培训,我参加了好几样,现在考了驾照开车跑景区接送游客服务游客,每月都有工资领,再也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了,我老婆都夸我长本事了。”搬迁群众何国能自豪的说。
发展民宿旅游 让群众“变老板”能赚钱
借助驾欧集镇旅游次服务中心资源优势及安置房功能设计优势,引导有条件的搬迁对象发展特色农家乐、小型客栈接待,让移民群众当老板,赚“旅游钱”、吃“旅游饭”。结合各户不同条件,分别推荐群众利用一楼门面做餐饮、开小卖部、销售特色手工艺品、农产品、特色小吃等,同时根据不同户型引导群众将二楼、三楼空房间布置成民宿接待,并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宣传。据了解,已有3户搬迁对象开设民宿接待,40余发展餐饮接待,70余户分别利用一楼门面开展特色经营,年户均民宿旅游经营收入10000余元。
“虽然我们的民宿规模小,但是住过的游客都夸这里干净又舒适价格实惠,去年来过的游客和多人夏天还来这里避暑,虽然没有发大财,可怎么说我现在也是个老板了!”发展民宿接待的莫孟芬乐呵呵的说。
引入扶贫车间 让群众“做兼职”增收入
为减少疫情给搬迁群众带来收入影响,小七孔镇党委政府结合镇辖区企业用工特点,积极对接荔波彩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将扶贫车间开进安置点,进一步增加搬迁群众收入。鼓励群众到车间免费参加手工培训,操作熟练后,通过面试可进入车间务工实现就近就业,也可将半成品带回家加工,实现“家庭作坊”式居家务工。同时,对有就业需求的残疾对象,攻坚队、网格员、村支两委负责接送材料及成品,让弱势群众有平等创收机会。今年以来,搬迁群众通过扶贫车间、“家庭作坊”式务工月增收800余元。
“自搬迁过来后,在政府引导下我家利用一楼门面开起小卖部卖点杂货和特色农产品,生意还不错。今年政府又把扶贫车间开进来,我去学了很简单,就领些回来一边看门面一边加工,跟做兼职一样,每月收入就更多了,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搬迁群众何可宽美滋滋的说。(文/图 黄淑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