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换新颜 文明再升级

——贵阳乌当区背街小巷整治改造见闻

2020年09月01日09:51  来源:贵阳日报
 
乌当区五福路在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中换新颜。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樊荣 摄
乌当区五福路在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中换新颜。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樊荣 摄

平整干净的柏油路,崭新的“中国梦”主题文化墙,绿意盎然的花池……8月30日,走进乌当区五福路,一条精致且有韵味的小巷呈现在记者眼前。

“现在的五福路,路面平整了,墙体也美化了,环境大变样,从这里经过心情都变好了。”家住臣功新天地小区的方明华感叹。

这条长196米的街巷,在不久前还是周边居民心中的一桩“烦心事”。五福路周边有医院,有多个小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周边的小区越来越多,车辆也越来越多,但基础设施跟不上,造成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垃圾乱丢乱放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为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乌当区今年启动背街小巷整治工程,对30条背街小巷进行彻底整治,不断增强市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五福路的整治改造过程中,乌当区以问题为导向,把以前的垃圾池全部进行清理,并重新改造成停车场和花池;平整路面,改造排污管道;绘制文化墙,整治电缆线“蜘蛛网”乱象……

经过整治改造,五福路焕然一新:过去坑洼不平的背街小巷,如今变成一条条干净整洁的小巷,路面破损、交通拥堵的现象不见了,规划好的停车位上车辆井然停放;巷侧的绿植花木令人赏心悦目;破旧的墙面变成丰富多彩的文化墙……看到小巷的变化,居民打心眼里高兴,纷纷竖起大拇指。

“一条背街小巷的改造,看似工程量不大,却涉及路面改造、地下管线铺设等许多环节,工序十分复杂,而且背街小巷就在居民家门口,事关家家户户的切身利益,来不得半点马虎。”五福路街巷长李菲说,“现在这里旧貌换新颜,居民都很开心,还有居民专门打电话给我表示感谢。”

在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工作中,乌当区按照“区级统筹、属地主责、社区负责、标本兼治”的工作原则,突出问题导向,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重点整治城区背街小巷乱堆乱扔、乱停乱放、私搭乱建、污水四溢、摊点乱摆、“门前三包”责任落实等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市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清理占道经营,取缔流动占道经营摊贩、非法洗车点;整治乱停乱放,规范车辆通行和停放秩序;整顿架空管线,因地制宜,对具备入地条件的各类管线实施入地,不具备入地条件的进行梳理。重点整治有安全隐患、不规范、掉落的管线;修复市政设施,排查、疏通、修复地下排水管网,修复破损路面、人行道;整饰墙面立面;培植绿化景观……在背街小巷整治改造过程中,乌当区以硬化、绿化、亮化为重点,强化措施,科学部署,加大力度,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了“旧貌换新颜”取得的成效。

为确保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取得实效,乌当区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公安交通管理局负责,完善城管交警联合执法机制,加大人员下沉和队伍管理力度,督促指导各单位、社区建立联合执法中队,在综合整治期间开展联合执法,提升执法效率。同时,建立网格管理机制,由乌当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督促各社区明确并配齐网格长、网格员,完善网格管理巡查、问题处置、反馈、考核奖惩等机制,落实责任人和工作职责,实现背街小巷问题巡查、反馈、整改、督促有机统一。

截至目前,乌当区5个街道的30条背街小巷整治工程已全部完成。昔日背街小巷存在的卫生环境差、车辆乱停、占道经营等不文明现象“一扫而空”,形象大为改观。如今的背街小巷,处处散发着文明的气息。

(本版稿件由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樊荣采写)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