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山讲学课堂老师变身田间“服务员”

2020年08月31日09:07  来源:贵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李洋)8月24日,虽已是秋天,但高温天气并没有收缓趋势,在凤冈县进化镇中心村的水稻种植田里,顶着烈日,农技服务员王勇像往常一样,正指导着村民们学习水稻种植技巧。这是他自今年3月开始到中心村做农技服务员以来,不知第几次来到田间。

“看这色泽、结穗量,最多还有个把月就能收割水稻了,这段时间气温高,要多注意补水哦,只有水分充足,稻谷‘灌浆’才能成功,从而收获期亩产量才能达到预计估值。”

“估值能达到多少斤?”

“按这趋势,一亩地900斤没问题!”

“谢谢王老师,有你在,我们村的产业都不愁了。”

像这样的服务场景,几乎每天都在王勇的日程上,不论是水稻、辣椒,还是其他农业方面的“疑难杂症”,村民们都第一时间找到他。

因为知道庄稼对于农民的重要性,在收到村民们提出的“难题”后,王勇没有管白天黑夜,而是深究多研,以最大力量帮助老百姓解决了心头大事。

其实,在进到中心村当农技服务员之前,王勇还是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系的一名农艺教师,为了将抱负实现在田间地头上,让自己的所学更加富有实践性,今年三月份,他来到了中心村驻村。

就驻村五个多月来的农技服务经历,证明了他选择的必要性。

“在课堂上,虽然不用风吹日晒的,但理论总归需要实践去证明,所以我来到了村里,我的学生也变成了质朴的村民们,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他们更需要农业技术服务指导。”王勇说,本着换位思考方式,他全心全意为村民们服务着。

此外,为了使中心村的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王勇还向自己的“娘家”——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申请到30万元种植大棚建设补助资金。如今,大棚里已种植上西红柿、黄瓜等精品蔬菜,等到销售时,预计为中心村产生4到5万元可观收入。

由“课堂老师”到田间“服务员”,王勇实现了精彩蜕变,如今,中心村产业发展得到了技术服务保障,一切正在向越来越的好方向发展。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