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思南县邵家桥镇珠池坝村红肉蜜柚基地。思南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
庚子年,双立春,百花开,润四月,满枝头,笑颜开。
近年来,思南县按照“稳规模、抓重点、提品质、创品牌、增效益”的思路,提高“思南红肉蜜柚”特色水果比重,突出产品质量安全,加快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能力提升。现有水果种植面积10.71万亩,其中柑橘类3.9万亩,桃、李类4.2万亩,其他2.6万亩。2020年上半年采摘面积6.57万亩,产量2.7万吨,产值1.14亿元。全县共建有2个万亩示范带,6个千亩示范村。
产业网布局初具雏形
思南县把水果产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建成沿省道203公路、乌江、龙底江低热河谷,涉及板桥、塘头、邵家桥、思林等四个乡镇相对集中连片的2.5万亩“思南红肉蜜柚”常绿果树产业带;以孙家坝桃李、大河坝黄桃为核心的1.5万亩落叶果树产业带。在打造特色水果产业带的同时,形成了坡上种桃李,半坡中橘柚,坡谷种西瓜、草莓的特色产业布局。
组织网培育硕果累累
产业要想发展快,必须得有好的龙头企业带。近几年,思南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贵州金桃子农旅发展有限公司在大河坝镇种植桃树1800亩、引进湖南长沙万丰达实业集团公司,计划引资5亿元在思南新建三个集农批、商贸、物流一体化综合市场。同时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累计培育经果林龙头企业37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4家,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97家,累计获得财政投入资金7667万元,流转土地2.8万亩,覆盖农户3828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729户)。
产销网搭建成效显著
种好果、卖好价,关键在销售对接环节。近几年,思南县对水果基地的产量、品质、上市时间不断进行预测,实行定制化生产,在产销渠道建设上不断探索、下足功夫,为果农和企业无缝对接搭建一座又一座桥梁。一是制定了《思南县2020年思货出山市场推广基金使用管理实施方案》,支持农产品销售到省外市场,对企业进行物流补助、设立农产品销售中心奖励、销售额奖励、市场拓展营销奖励、产品升级包装奖励、共建农产品基地奖励、产品生产线提升奖励等推动“思货出山”。二是制定了《思南县2020年消费扶贫物流补贴方案》从县内、县外、线上三个市场开拓渠道,促进农产品销售。三是建立了思南县常熟市场供应商企业名单、思南县贵阳市场供应商企业名单,与贵阳机场集团、贵州现代物流集团、多彩宝集团紧密合作。四是新增苏州常客隆合作单位,累计在东部地区设立农产品直营店5个。五是制定了《思南县7-9月农产品销售工作方案》,针对7-9月农产品大量集中上市时间,抓好农产品产销对接,确保农产品不出现滞销。截至目前,思南县已销售各类水果1.68万吨,产值0.712亿元,暂未出现水果滞销情况。
技术网组建逐步完善
水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守护。近几年,思南县通过招聘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县乡两级力量,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技术过硬、覆盖面广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截止目前,全县有专职从事水果产业发展的高、中级职称人员6人,本土果树辅导员20名,从县外聘请水果乡土人才2名,专职对全县果树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技术服务。同时,县人民政府还与贵州大学、贵州农科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邀请贵州大学精品水果产业团队作为思南县精品果业发展技术顾问。
品牌网创建成绩喜人
“黔货”出山,品质和品牌是关键。近年来,思南县大力发展“三品一标”认证建设,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牌匾、宣传思南水果品牌。截止目前,全县获得无公害产地认定果园面积1.3万亩、水果无公害产品认证7个;在2013年7月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在贵阳召开的评比会上,我县送评的久甜李荣获“中国优质李”金奖、蛇李和佛莱李获“中国优质李”银奖;2019年思南县黔阳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功注册“郝家湾·红肉蜜柚”商标并获得绿色产品认证。(梁旭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