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方:打造“党建联盟” 携手走出幸福路

——大方·宁波携手共建就业创业党组织及劳务协作小记

2020年07月28日15:25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大方县驻宁波市就业创业党支部重温入党誓词。孔垂胜 摄
大方县驻宁波市就业创业党支部重温入党誓词。孔垂胜 摄

七月的大方,生机勃发。盛夏的宁波,激情飞扬。

地处乌蒙山腹地的贵州省大方县碧空如洗,远在千里之外的浙江省宁波市同样天蓝水绿。

为切实加强大方籍在浙江省宁波市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提升大方县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今年6月以来,贵州省大方县与浙江省宁波市携手组建就业创业党组织,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体系,搭建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平台,进一步强化劳务就业扶贫工作,推动劳务协作稳岗就业,助推脱贫成效巩固、接续乡村振兴。

打造党建联盟,流动党员管理出新招

“以‘两带三治’社会治理机制为抓手,突出‘党支部带强’,按照地域相近、便于管理、管行业与管党建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协调就业创业党支部与流入地党支部结对共建,为大方籍在宁波务工经商党员提供活动阵地,也为大方籍务工经商群众能随时找到组织提供了一张‘党建名片’。”大方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路仕兵说到。目前,大方县在宁波市组建就业创业党总支一个,下设三个就业创业党支部在江北、北仑、鄞州三个区。

时时不离党,处处有组织。以村党组织为单位,围绕党员外出时间长短、地点是否固定、能否参加组织生活等情况,精准调研摸排,建立外出登记报备台账,分类动态管理,做到基本情况、外出时间、流向地址、从事职业、联系方式“五清楚”。同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把流动党员接收到新的流入地,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解决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和服务问题。

据悉,目前大方籍在宁波市经商务工党员61名,在党员外出经商务工前,分别由村党组织具体负责,以支委成员为主体,采取“1+1”“1+N”的方式,围绕党性党纪、纪律法规、扫黑除恶、宗教政策等,与每名外出党员面对面进行谈话,抓好行前提醒谈话和外出结对联系,加强思想教育,打好“预防针”。

“之前,村里的年轻党员多数外出务工,很难固定时间和地点参加组织生活,现在流动党员可以在大方县驻宁波市的就业创业党组织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即使身在外地,也能实现学习教育,全方位提升了流动党员的党性修养。”大方县兴隆乡党委副书记杨力表示。

着眼于解决流动党员无法集中参学问题,大方县还充分运用微信群、QQ群、学习强国、大方党建公众号等远程教育载体,收集整理包括时政解读、经济管理、党性教育等专题音视频教学资料,打造“网上党校”平台,有效形成资源共享、数据互联的党员教育新模式,引导流动党员利用云端“补给站”补足“精神之钙”,随时随地点播学习,进一步推动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在线“不打烊”。

“我们党支部积极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召开一次党员会、通报一次家乡情、为家乡发展献一策、引进一批投资项目),发动在宁波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群众宣传大方、展示大方良好形象,为大方招商引资和旅游推介发展牵线搭桥,贡献力量。”大方县驻宁波市北仑区就业创业党支部书记王学祥说。

为满足外出务工经商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党内活动、党务工作等需要,大方县从县管党费中设立外出务工经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专项经费,每个党支部运转经费5000元/年,党支部书记报酬300元/月,用于保障就业创业党组织日常运转;协调就业创业党组织所在流入地帮助解决活动阵地,与流入地党组织结对共建;同时,选派优秀党员赴就业创业党总支任书记,在外出党员中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的党员组建支委班子,做到人、财、物“三保障”,确保有阵地办事、有经费办事、有人员办事。

加强劳务协作,为改善民生创造条件

大方县精准建立劳务就业扶贫工作数据库,彻底摸排全县劳动力底数,强化“大数据+”比对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动态更新,确保劳动力底数清、就业需求清。全面完善工作体系稳住就业存量,加强对接力度,健全稳就业工作体系,稳定已就业劳动力,减少和避免本地就业劳动力失业及在外务工劳动力回流。

就业是重大的民生。对于贫困地区的贫困户而言,务工就业往往是最直接最有效巩固脱贫成效的方式,大方县充分运用东西部扶贫协作,探索“党建+劳务协作”机制,驻宁波市的就业创业党组织积极与宁波市有关部门、企业及村(社区)党支部等建立长效劳务协作机制,全面挖掘和收集宁波市各领域用工需求,用工主要工种,全力拓宽就业渠道做大就业增量。同时,为大方县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明确方向,切实提升大方县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进一步促进大方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

既要来得了,更要稳得住。为了解决回流的问题,在同宁波市携手组建就业创业党组织的同时,大方县专门在宁波市设立“大方驻宁波劳务协作站”,为来到宁波市经商务工的大方县籍劳动力免费提供培训、求职等服务,加强输出管理,确保输出人员有岗位、有依靠。同时,实行就业动态监测,加大就业岗位“内拓”、落实保险保障,做好就业返乡信息台账,及时掌握、联系、监测外出务工劳动力返乡情况,有效预防外出务工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返乡后发生失业、减收、返贫等情况。

“通过‘大方县驻宁波市江北区就业创业党支部’和‘大方驻宁波劳务协作站’,让到宁波务工的我们既能感受到来自宁波第二故乡的关怀,也能感受到来自大方第一故乡的温暖……”在宁波市江北区务工的大方县兴隆乡狮子村群众项正雄说。

为确保大方县驻宁波市各就业创业党组织正常开展组织生活、履行党组织职能职责,让大方县籍劳动力能“走出来”“留得住”“走得远”,在千里之外也有说家乡话的“娘家人”,和他们一起来到宁波市的还有大方县的干部,孔垂胜就是其中一位。

“按照大方籍在宁波务工经商人员从事行业、所在企业区域进行分块,建立网络化就业管理服务机制,扎实做好政策咨询、稳岗服务、权益维护、思想疏导等服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协调当地相关部门和企业解决务工人员的困难问题,让就业创业党支部成为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大方县人社局选派驻宁波市就业创业党总支书记孔垂胜说到。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乃民生之源。有了“就业创业党组织”,有了“劳务协作站”,有了“稳岗干部”,大方籍在宁波务工经商党员群众高质量的就业管理服务就有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在宁波经商务工越来越稳定、安心。(项 涛)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