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脱贫攻坚·各地这样干”系列报道:

贵州七星关区:扶贫车间生产忙 群众脱贫干劲足

王秀芳

2020年07月25日08:34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编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攻坚克难的拼搏之年。在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中,贵州各地正奋力冲刺,坚决打赢歼灭战,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巩固脱贫成果进行有效探索,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决战决胜之年,人民网贵州频道推出“决胜脱贫攻坚·各地这样干”系列报道,展现贵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以及在国家蒸蒸日上的发展进程中,一幅幅幸福的生活图景。

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角。王秀芳 摄

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数据平台。王秀芳 摄

编藤椅、做手工、制衣服……走进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就业(培训)扶贫车间,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编一个藤椅能挣15元,我和老伴一天编3个左右,多少能补贴点家用。”今年53岁的杨正会说,自己身体不大好,丈夫腿脚也不方便,每天能有几十元收入已经很不错。

搬迁群众正在编制藤椅。王秀芳 摄

杨正会介绍,搬迁以前,他们住在距离七星关区60多公里外的生机镇峨峰村。受身体原因限制,她和丈夫外出务工处处受阻,只能和小儿子守着一亩多的薄田过日子。

2018年6月,杨正会一家搬进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进了60平米的新房。更让她没想到是,在街道办事处的协调下,小儿子去了沿海务工,自己和老伴也凭着藤编手艺有了活干。“再也不用‘靠天吃饭’,全凭自己的双手把生活过好,现在的日子才有奔头。”杨正会说。

杨正会正在编藤椅。王秀芳 摄

与杨正会一样,今年39岁的雷林艳也是扶贫车间的就业群众之一,她主要从事服饰加工。“能在家门口挣钱,以前都不敢想。”雷林艳坦言,搬迁以前,她和丈夫常年在浙江海宁打工,钱没挣着不说,对父母和孩子也疏于照料,总觉得心存愧疚。

2018年,雷林艳一家搬进了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孩子就近读小学,我在这里上班,丈夫也在城区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我们一家总算能时常团聚。”雷林艳介绍,扶贫车间采取计件工资制,多劳多得,她现在干劲十足。

雷林艳正在做衣服。王秀芳 摄

“不止是杨正会和雷林艳,在扶贫车间就业的搬迁群众还有很多,他们大多是年龄偏大、身患残疾及‘三无’人员(无法离家、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等特殊困难群体。”柏杨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单正胜介绍,2018年6月以来,七星关区先后将34个乡镇的6372户29001名搬迁群众安置在柏杨林街道安置点,该安置点也成为贵州单体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面对庞大的搬迁人口数量,如何确保其“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是当务之急,而解决特殊困难群体就近就业更是急中之急。

搬迁群众正在扶贫车间工作。王秀芳 摄

考虑到搬迁群众具有劳动力密集的特点,2018年10月,七星关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扶贫车间建设扶持政策,通过扶贫车间场所租赁补贴等方式,积极鼓励企业到柏杨林街道安置点建厂。截至目前,该安置点已先后入驻服装加工、藤椅编制、手工艺制作、耳机加工等7家扶贫车间,累计带动707名搬迁群众居家就业、就近务工。

“引进的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不需要太多技术,稍加学习就能就业。”单正胜介绍,安置点各楼栋的包保干部通过街道易地扶贫搬迁数据平台采集务工群众信息,正式上岗前,七星关区人社局会根据企业需求对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再由柏杨林街道社区合作社组织引导群众到扶贫车间就业,相当于送岗上门,大大提高了困难群众“我要致富”的积极性。

服饰制作车间一角。王秀芳 摄

其实,七星关区柏杨林就业(培训)扶贫车间只是贵州省促进搬迁群众就近就业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将188万贫困人口搬出大山。为确保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一户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贵州共建成扶贫车间914个,建成扶贫基地238个。目前,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中,已有86.17万人实现稳定就业。

如今,越来越多的无业群众通过一个个“小车间”登上了稳定增收的“大列车”,他们的幸福指数也随着收入增长而不断攀升,贵州大地即将迎来撕掉绝对贫困标签、迈入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