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致富“领头雁”圆了“老板梦”

2020年07月23日08:44  来源:贵州日报
 

“老板,超市生意怎么样?”

“托顾客们的福,收入不错。你的装修店怎么样?”

“我啊,又开始招聘啦!”

7月9日,思南县双塘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丽景社区,李俊趁着买调料的间隙,和超市老板徐洪芬拉起了家常。李俊说,两家于2018年先后搬进丽景社区,在社区“归雁圆梦”工程的帮助下,做起了生意。

李俊原是思南县枫芸乡龙塘村人,没搬迁前,一直在独山等地讨生活。做过建筑工、当过建材销售员的他说,最大的梦想是开一家装修店。但由于店铺租金以及成本等原因,这个梦想之前只能埋在心底。

“社区帮了大忙。”2018年10月,李俊一家搬到丽景社区。为了了解群众就业创业意愿、搭建增收致富桥梁,社区逐家逐户地进行摸排。摸清情况后,社区积极穿针引线,与相关部门联系。不久,共青团思南县委将“青扶贷”贷款服务送到李俊家。

2个月后,李俊开装修店的梦想在家门口成真。

“现在每月的营业额达40余万元。”从一家小店面到入股两家公司,从几千元的收入到几十万元的营业额,李俊说,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他的梦想闪闪发光。

随着店面规模不断扩大,成了社区致富“领头雁”的李俊,主动为社区9名搬迁群众提供岗位,让乡亲们和他一起在新家扎根,共赴美好生活。

“我家超市虽然不大,却能顶起半边天。”从思南县大河坝镇天坝村搬过来的徐洪芬接过话茬,过去为了生活,一家人不得不分居两地。如今搬到新家,社区为丈夫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自己也开起了超市,圆了一家人相守的梦。

在丽景社区,李俊和徐洪芬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丽景社区聚焦群众所需,通过强化行业摸排、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创业扶持、产业发展5项服务,完成1800余人次培训,推荐就业3825人;设立新市民创业摊位,让50户弱劳动力家庭在社区摆摊;依托社区劳务合作社成立“家政小屋”,引导妇女创办小超市、小餐馆等,协调资金90万元帮助8户群众创业;扶持16名青年创业,实现社区有劳动力家庭户均2人就业目标。

思南县以丽景社区为试点,探索发展集体产业,通过争取项目资金175万元,在双塘街道绕家坝、罗家坝两地发展油牡丹产业250亩,带动就业200余人次;通过招商引资,按照“社区+企业”模式,在社区建立自助洗车基地和充电场所,在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实现集体经济创收。(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江佳佳)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