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金海湖新区:智能大棚里“四季丰收” 群众口袋里“四季增收”

2020年07月02日09:19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青山村现代智能大棚。万飘阳 摄
青山村现代智能大棚。万飘阳 摄

随着温室大棚、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农村丰收已从过去的“秋收”变为“四季丰收”。今年以来,毕节金海湖新区紧紧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广现代智能温室大棚发展产业,助力群众增收,助推脱贫攻坚。

在毕节金海湖新区归化街道常丰社区现代智能温室大棚里,西瓜、黄瓜、西红柿绿绿葱葱,长势良好,农户们正忙着授粉、整枝打杈、采摘、搬运......棚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基地刚建成时,我们就在里面务工了,一小时可以赚10块钱。”正忙着打理黄瓜藤蔓的常丰社区居民王加琴说,丈夫在广东打工,在基地务工不仅可以照顾家里老人小孩,还可以获得不错的收入。

“这个大棚种的黄瓜长得好,产量高,在这里务工,才知道用技术发展产业这么好,像这样发展产业,占地面积又少、产量高,现在我打算好好把技术学好,以后弄一块地,也这样种黄瓜卖。”常丰社区居民陶玲说。

归化街道常丰社区现代智能大棚基地占地20亩,是集水肥滴管、日常监测、智能控温等为一体的现代科技大棚,可对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环境参数进行精准调控,打破传统日光温室的发展瓶颈,提高产业产量。

“我们公司现代智能技术温室大棚不仅能够保证大棚内一年四季瓜果飘香,还能实现果蔬绿色、高产目标。”耀农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管理员杨松说,目前棚内种植有高品质黄瓜、西红柿、西瓜、彩椒等果蔬,其中西红柿、黄瓜亩产量可达3万至5万斤,亩产值为10万至20万元。

为增加群众收入,归化街道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引进山东耀农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经营主体发展产业。自基地建成以来,务工群众每人每天工资80元至120元,有效提高了群众收入。

“我们的产业发展模式由党支部领办,有了这个智能大棚,更方便周边群众就业,尤其是对那些年龄大无法外出打工的群众,大棚可以解决他们的就业难题。”归化街道办事处主任助理黄余波说,基地每天务工人数可达20余人次,平均每月发放的务工经费为5万余元。

脱贫致富奔小康,产业扶贫做保障。在金海湖新区,利用现代智能温室大棚发展产业的不止是归化街道,响水乡青山村的现代智能大棚基地主要以打造休闲观光体验、博物馆、特色农产品观赏采摘园为主,由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建成,以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的模式运营,收入根据留存资金、鼓励资金、股东(贫困户)占比,按2:1:7比例进行分配,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我们青山村现代智能大棚占地面积12.1亩,由贵州鸿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产业收成后,青山村的10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参与分红。”响水乡青山村党总支书记张齐龙说。

近年来,金海湖新区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不断提高蔬菜产业发展水平,逐渐打造出了集种植、观光、采摘、实训、深加工等为一体的产业链,让群众四季有收入,助力了脱贫攻坚。(万飘阳)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