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9+2”帮扶协作助推沿河脱贫攻坚 本报讯 (记者 梁圣)近日,记者从省扶贫办获悉,铜仁市整合全市9个区县和铜仁高新区、大龙开发区,推行“9+2”帮扶协作模式,共同支持沿河自治县脱贫攻坚。 为更好推进产业协作,铜仁市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职责任务,各区县相应成立工作专班,沿河自治县各乡镇(街道)成立实施小组,压紧压实责任,强化市县乡联动,建立健全统筹调度、沟通联系、资源共享、考核管理等机制,推动产业合作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昆山碧江东西部扶贫协作交流展示中心正式挂牌 近日,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碧江区委书记陈代文在江苏昆山对接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期间,出席昆山碧江东西部扶贫协作交流展示中心揭牌仪式,标志着昆山碧江东西部扶贫协作进一步深化。 昆山碧江东西部扶贫协作交流展示中心是碧江区与昆山市两地共同打造的推介碧江、展示碧江的窗口。…
碧江:“四心”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铜仁市碧江区云场坪镇明确工作思路,紧扣目标任务,立足云场坪镇实际,突出志愿服务、加强资源整合、聚集群众需求、创新方法手段,在“用心”构建文明实践体系、“专心”搭建文明实践平台、“精心”培育文明实践志愿者、“匠心”打造文明实践活动等方面下功夫,统筹整体推进,高标准做好文明实践工作。 云场坪镇“用心”构建文明实践体系,为保证文明实践工作取得实效,以镇、村(社区)为单位,把镇、村(社区)作为建设重心,分别成立文明实践所、站,组建志愿服务分队、小队。…
地不荒 圈不空 人不闲 初夏五月,德江县沙溪乡的空山村,村民忙着在核桃园里套种辣椒;在平原镇坳田村,村民赶着膘肥体壮的牛儿…… 近年来,德江县深入实施农村产业革命,立足地理条件,盘活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种养业,形成肉牛、花椒2个主导产业,茶叶、烤烟、天麻、核桃、脐橙5个特色产业,实现人人有增收渠道、户户有脱贫门路,为脱贫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在傩乡大地绘出三幅新画卷:地不荒、圈不空、人不闲。 空山人去地不荒 空山村烤烟、辣椒、蔬菜的基地,到处盖着白色地膜。…
贵州江口16000学生6年吃到326万元免费午餐 从2014年起,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贵州省青年志愿服务基金会,连续6年在江口县17所义务教育、幼儿园及学前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免费午餐资助活动,6年共惠及贫困学生16814人次,共计资助金额3259949元。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贵州省青年志愿服务基金会提供的免费午餐行动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同步开展。…
铜仁:坚持问题导向 护航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猪圈修好了,3000只猪苗已陆续入圈,你们听,猪圈里正叫得很欢呢。”日前,铜仁市沿河自治县纪检监察干部到该县中寨镇清塘村生猪代养点开展回访时,养殖户田创军一边忙着搅拌猪饲料一边高兴地说。…
贵州松桃:万亩荒山变茶山 美了乡村富了民 站在万亩生态油茶基地观光台远望去,一座座山丘呈现出一环环梯田状,优美曲线蜿蜒如春螺,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山腰间还有一条白色的水泥路,如同丝绸般从山脚盘绕到山腰,晨雾缭绕,美不胜收。看到眼前的这幅美景,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常年弃耕的荒坡野林。…
碧江:检察院助力农民工讨回工资7万元 近日,铜仁市碧江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中,成功助力农民工讨回工资7万元,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化解了社会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2020年春节之际,侦查机关将刘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一案移送碧江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案件承办检察官接到案件后,得知该案被害人均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其中还有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且距春节只有9天的时间,这些农民工急需工资回家过年。…
铜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4年挽回经济损失6.58亿元 本报讯 (记者 安慧芳 通讯员 黄卡铁)近日,由铜仁市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的孙某金、滕某珍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民事公益诉讼一案,法院支持检察机关提出的全部诉讼请求,两被告人支付其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所得价款10倍的惩罚性赔偿金21万余元,并在贵州省级以上媒体公开向公众赔礼道歉。 2015年至2018年2月期间,孙某金与滕某珍二人从重庆秀山等地购买未经检验检疫的冷冻牛副产品进行加工销售,为使变质的产品收水、增白去味,两被告生产过程中添加双氧水、明矾等禁止类化学品,经鉴定机构检测,送检的样品检出的铝残留量超标,并检测出甲醛,为不合格产品。…
碧江:小香菇大产业 群众“守菇”有“钱途” 裕国香菇生产加工基地项目是铜仁市碧江区2019年招商引资项目,年产食用菌3000万棒,总投资12.41亿元,涵盖了精深加工、种植、销售、乡村旅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预计全部投产后可带动贫困群众3000户近万人就业。 今年2月下旬,191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和30余户土地流转户陆续与裕国菇业签订了大棚租赁协议,进行香菇承包种植。…
松桃自治县召开脱贫攻坚工作调度会 5月9日,松桃自治县脱贫攻坚工作调度会在县行政中心圆桌会议室召开,传达贯彻全省、全市劳务就业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调度各区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对下步的脱贫攻坚“3+1”核心指标、易地扶贫搬迁问题整…
思南:大数据+电子商务 助力农特产品出山 农业要发展壮大,农产品销售是关键,近年来,思南县加快大数据+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构建农产品精准营销模式,让农产品销售插上大数据翅膀,助力思货出山。 “在拍摄时,要注重光线与色调,这样拍出的物体更饱满,才能更好的展示我们的农产品。…
碧江:法官工作站在安置区“安家” 近日,铜仁市碧江区人民法院在碧江区灯塔街道矮屯移民安置区挂牌成立全市首家移民安置区法官工作站,从此,移民安置区也有法官工作站了。该站的设立旨在延伸审判职能,着力为搬迁群众建设“家门口法院”,与群众司法需求无缝对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碧江区“五一”小长假接待游客26万人 旅游收入1.71亿元 日前,笔者从碧江区五一”小长假 碧江区共接待游客26.76万人次,旅游收入1.71亿元相关部门获悉,2020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文化旅游市场安全平稳,全区共接待游客26.7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71亿元,短线自助游、家庭游等方式倍受青睐,乡村旅游备受热捧。 小长假期间,碧江区4A级景区大明边城和3A级景区百花渡都实行免门票政策,还有部分企业在景区开展各种形式优惠减免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游玩。…
党旗飘扬乌江畔 携手同心夺全胜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聪 安通 四月的清晨,淅沥春雨裹挟几分寒意掠过乌江两岸,土家人高亢的山歌声回荡山间:“这山没得那山高……” “这山没得那山高”,这是沿河人世代居住环境最真实的写照,也有乌江河畔土家儿女对于贫困境况的凄婉诉说。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
贵州沿河:夯实“新市民·追梦桥”工程 为全力服务安置点群众,努力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搬迁家庭,促进安置点职工群众从“搬得出”向“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转变,沿河自治县总工会紧扣“搭五桥、建五家”工作主线,以“五强化、五增强、五创建”为主要抓手,聚焦群众所急、党政所需、工会所能,夯实“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给搬迁群众带来获得感和幸福感。 强化思想引领 增强内生动力 “创建奋进之家”。…
铜仁石阡:民政综合“五大支撑”普惠民生 “2020”石阡民政局创新工作思路多举措筑疫防控网战略部署,目前,新冠肺炎在全球迅速地蔓延。着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民心安稳,促进社会和谐市场经济稳定继续迈步向前。…
万山区:一名搬迁群众的14次搬家记 “十三五”时期,国家致力精准扶贫,开启了一项前无古人、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易地扶贫搬迁。 这是开时代先河的伟大创举! 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一百八十八万人,成为全国搬迁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省。…
碧江区:“老大难”问题终于解决了 “够用了,够用了,上次向你们反映之后,社区干部立马就给我们安装了一个5立方的不锈钢桶,还把原先铺设的旧水管全部换新,如今再也不缺水了。” 近日,铜仁市碧江区委第二巡察组工作人员到该区漾头镇漾头社区黄家寨组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访时,该组村民袁菊花开心地说道。…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黔东改革谱绘新篇 2019年,“梵净山星”融入璀璨星空。 这一年,铜仁改革收获满满、志气昂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实施136项重点改革,为奋力创建“一区五地”注入强劲动力。…
碧江区:发展中药材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近年来,碧江区按照“品种多元化、布局区域化、种植标准化、加工规范化”的要求,采取“企业+合作社+大户”“公司+基地”等模式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辐射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一大早,走进碧江区和平乡德胜屯坝区,基地里几十个工人正在抢抓春耕时节,栽种罗汉果苗,碧江区农业农村局的农技干部和企业派驻坝区的技术员全程跟踪指导工人栽种。…
碧江检察“法治套餐” 护航民企健康发展 近三年来,碧江区人民检察院坚持以司法办案为中心,综合发挥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等检察职能,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召开“检察长·董事长”座谈会、联席会等10余场次,近50名董事长、总经理参加,开展法律…
碧江:关注教育扶贫 关爱搬迁学子 为让搬迁群众安下心来,碧江区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针对搬迁群众最关心的子女入学问题,扎实抓好校园建设、教师配置、简化程序、学生资助等方面工作,实打实改善搬迁群众子女受教育条件,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能上学、上好学。 2017年,碧江区在教育精准扶贫中,启动了“佑华公益基金”,在铜仁市第四中学开办了首个“思源班”,共吸收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学生共计50人。…
碧江:玉米换上油茶苗 栽出致富新希望 今年以来,碧江区聚焦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 践行“五步工作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精确制导、精准施策,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持续推进产业扶贫,培育“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优势产业结合;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为目标;紧紧围绕“一镇三坝九品四小经济”做文章,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从今年开始,我们就没种包谷了,听说在碧江区的滑石乡发现了草地贪夜蛾,专吃包谷,种起怕是不得收哦。…
铜仁:杨荣同志先进事迹响彻在梵净山下 “他是我们纪检监察人的骄傲,是疫情战线上高高飘扬的党旗,我们将不负韶华,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近日,在江口县委党校举行的杨荣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游文艳以《疫情不退我不退》…
贵州省首家社区梦想中心落户铜仁 启动仪式现场。贵州省民政厅供图 人民网贵阳4月14日电 (孙远桃)4月14日,记者从贵州省民政厅获悉,贵州省首家社区梦想中心在铜仁市万山贵苑社区正式挂牌,中心旨在将教育时间延伸到社区和家庭,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优质的素养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