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青年摄影家协会成立大会举行 2021年1月9日,黔西南州青年摄影家协会成立大会在兴义举行。 会上,中国摄影报社发来贺信;宣读了黔西南州青年摄影家协会成立批复文件和黔西南州青年摄影家协会第一届主席团成员名单;展示了黔西南州青年摄影家协会logo和会旗,并颁发了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法律顾问聘书。…
《西游记》如何给宋诗做注脚 古代诗文注释,按一般通则,名物、典故等,当然得往上追根溯源,这样方能说明来历,让人领会词语本来含义及事物原初的情景。但我们也常常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在古诗文注释中,读到一些得自《诗经》甚至《易经》等遥远古籍的引证,可对理解眼前的文字,帮助并不显著,依然看不出该字句或典故真正切实意思,这就有些无可奈何。…
“立春”“冬至”谁才是二十四节气之首 新近有学者对二十四节气排序方法提出疑问,表示以春季立春为首、以大寒为尾的排序方法错误,应当以冬季的冬至为首,以大雪为尾。那么以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的排序是否正确呢? 河南省登封市二十四节气代表性传承人吕宏军说:“出现以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的说法,源自《淮南子》等书的记载。…
中华典籍怎样才能更接地气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与中国屈原学会四库文化研究分会联合主办的“四库学和易学的当代价值与传播”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据会议组织人员介绍,“四库学”“易学”每年分别组织研讨,“四库学”之前已经组织3届,而“易学”已组织10届。…
我国构建全球首个星地量子通信网 本报合肥1月7日电 (记者徐靖、游仪)中国科技大学7日宣布,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了跨越4600公里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雏形,为未来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了科学与技术基础。 7日凌晨,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陈宇翱、彭承志等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组、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及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跨越4600公里的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的论文,证明了广域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条件已初步成熟。…
专家研讨《心中的旗帜》:故事有温度、接地气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近日,作家傅宁军长篇报告文学《心中的旗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谈到创作感受,傅宁军表示,作为报告文学作家,生活在哪里触角就应该伸向哪里。…
中国文联知名老艺术家艺术成就展举办 中国文联知名老艺术家艺术成就展举办 高凯 摄 中新网北京1月5日电 (记者 高凯)1月5日上午,第四届中国文联知名老艺术家艺术成就展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开幕。 本次展览以“崇德尚艺 潜心耕耘”为主题,共展出321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画面、211件代表性实物以及4部专题宣传片,从不同角度梳理回顾了田华、邵大箴、傅庚辰三位老艺术家在各自领域的艺术生涯及取得的杰出成就。…
《星空瞰华夏》:考古视角下的中国历史 考古纪录片在科学考古、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中国历史,讲述中国历史,传播中国历史知识,必然是助力世界理解中国、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五洲传播中心和美国国家地理、英国Wild Blue Media联合制作的三集考古纪录片《星空瞰华夏》通过国家地理国际频道、国家地理美国频道播出,同时在国内爱奇艺和哔哩哔哩两大视频平台上线播出,这是考古纪录片在对外传播方面为增进世界理解中国、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做出的一次重要探索。…
壮阔与温润兼备的现实书写 经过持续奋斗,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面对新时代生活之参天大树,作家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才能把宏观与细察结合、感知与领悟交融,在壮丽的历史创造中成就精彩的艺术创造。…
非遗综艺节目:莫把非遗元素当点缀 近日,随着“太极拳”“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评审通过,我国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的非遗项目达到42个,位居世界第一。这一消息对于致力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组织和个人来讲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同时也激励着更多人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好非遗。…
中国文联知名老艺术家艺术成就展举办 本报北京1月5日电 (记者王珏)第四届中国文联知名老艺术家艺术成就展5日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开幕。展览以“崇德尚艺 潜心耕耘”为主题,共展出321幅历史图片和画面、211件代表性实物以及4部专题宣传片,在为参观者提供艺术享受和审美体验的同时,从不同角度梳理回顾田华、邵大箴、傅庚辰3位老艺术家在各自领域的艺术生涯及取得的成就。…
《中国梦 劳动美——劳模精神伴成长》系列读本长沙试点发行 中新网长沙1月5日电 (王昊昊)5日,《中国梦 劳动美——劳模精神伴成长》系列读本(下称“系列读本”)试点发行仪式在长沙举行。据介绍,这是中国首套以劳动精神为素材的学生读本。…
从“葫芦娃”到雕艺师:山西“工匠”李琦的创意人生 李琦的作品。梁月仙供图 中新网太原1月5日电 题:从“葫芦娃”到雕艺师:山西“工匠”李琦的创意人生 作者 杨杰英 杨润德 梁月仙 一颗普普通通的葫芦,一经李琦的手,便成了美轮美奂的灯饰、吉祥的装饰摆件、别具匠心的钟表托架、暗藏玄机的打火机……这些葫芦被李琦赋予新生命的同时,也成就了李琦的工匠精神。…
“文物数字化”加速甘肃与丝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 中新网兰州1月4日电 (记者 丁思)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4日披露,该省“十三五”文化旅游对外交流成绩斐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物保护、价值研究、文化传承、遗产管理、人才培养等领域增进交流,数字化技术促彼此间文化遗产合作不断密切。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甘肃文物文博系统与美国、英国、日本、阿富汗、印度、奥地利等60多个国家进行文物文博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举办“丝路·敦煌壁画精品展走进联合国”“丝绸之路上的宗教艺术—敦煌佛教石窟展”“中国秦汉艺术帝国时代展”“丝绸之路上的唐代胡人俑特展”“敦煌建筑艺术展”“丝绸之路文物展”等以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的文物外展30余次。…
《匠人坊》:探研中国短篇经典 中新网北京1月4日电 (记者 高凯)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到沈从文的《丈夫》,从张爱玲的《封锁》到莫言的《枯河》——针对十位中国作家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匠人坊:中国短篇小说十堂课》引证典据,掇拾被忽略的写作技艺之美。 《匠人坊——中国短篇小说十堂课》 高凯 摄 《匠人坊——中国短篇小说十堂课》于近日推出,该作品是身兼小说家和文学教授双重身份的李浩的文学评论合集,其中十篇有关中国短篇经典的批评,独辟蹊径,坦率直接。…
林柄洋:让孩子在“国潮”中长大 中新网福州1月5日电 (记者 龙敏)打开后,全长达到3.2米,有大小零部件数百个,故宫沿中轴线的大型建筑群全部收纳其中:10个故宫宫殿建筑群,78个精妙立体小机关,93段历史知识,26个趣味历史故事……由“80后”林柄洋创立的葫芦文化出品的立体书《打开故宫》,“打开了”故宫600年。 “去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
北部湾畔,书与大众零距离接触 400多年前,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迎着海风、踏着白浪,来到广西北部湾畔,寻找“诗”和“远方”,在人迹罕至的涠洲岛写下“日射涠洲廓,风斜别岛洋”的绝佳诗句。今天,后人追寻他的脚步,走进北部湾,便可以在任意一城的智慧书房驻足品茗畅读,感受“东方莎士比亚”的绮丽文辞。…
舞剧《骑兵》亮相国家大剧院 据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记者张漫子)黄沙漫天,战火纷飞,奔腾的战马由远及近,一群骁勇善战的草原骑兵浴血奋战……由内蒙古艺术剧院出品的舞剧《骑兵》1日至3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 舞剧以蒙古族青年朝鲁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战士的经历为主线,再现了人民解放战争中,内蒙古骑兵战士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国产纪录片,如何持续向好(新语) 希望优秀国产纪录片越来越多,让更多观众看到它们的美好 近日,体育题材纪录片《棒!少年》在院线上映,以流畅的剪辑、动人的故事呈现引发热议。在不久前举行的202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该片被评为评审团特别推荐优秀纪录片,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国产纪录片的关注。…
新版《梁祝》元旦亮相“蝴蝶剧场” 百越文创打造“中国式新年音乐会” 中新网北京12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2021年的1月1日到3日,浙江杭州蝴蝶剧场(小百花越剧场)将迎来由百越文创联合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团)联合举办的“2021·中国式新年音乐会”,著名导演郭小男执导、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领衔主演的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将作为展演剧目亮相,同时为该剧今后的新年驻场演出拉开序幕。 新版《梁祝》再创经典 作为梁祝故事发生地浙江的地方剧种,越剧在诞生之初,就与梁祝结下了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