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一場看得見的鄉愁 貴陽市手上記憶博物館新館開館

貴陽市手上記憶博物館新館開館。
5月21日,貴陽市三友坡文博藝術村開村暨貴陽市手上記憶博物館開放日活動在觀山湖區金華鎮翁貢村舉行。歷經400多天的修建完善,這個坐落於傳統村寨的民間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
貴陽市手上記憶博物館新館開館。
在當天的開館儀式上,出席活動的相關領導還為來自各高校及文藝界的專家、顧問及博物館共建人頒發了榮譽証書,為該館作為雲南大學、貴州大學、貴州師范大學、貴州民族大學、貴州財經大學、貴陽職業技術學院、貴陽普瑞學校等學校的研學、教學實踐基地揭牌。
貴陽市手上記憶博物館新館開館。
貴陽市手上記憶博物館新館開館。
據介紹,貴陽市手上記憶博物館是貴陽市備案注冊的第七個民間博物館。該館位於貴陽市觀山湖區金華鎮翁貢村三友坡,是一個以館長王小梅發起的藍花敘事文化傳承行動,以貴州非遺資源多年的研究成果為依托,運用人類學、口述史、博物館學等方法進行研究,對本土多元民族文化進行轉化和運用,並帶動周邊村寨發展的生態型博物館。該館於2018年建設,2021年起整合周邊資源進行擴建,目前館內以蠟染、刺繡為主的各類民族藏品有4800多件,主要收藏貴州省內民族藏品。
貴陽市手上記憶博物館新館開館。
貴陽市手上記憶博物館新館開館。
據悉,新館除展示貴州少數民族的手工藝品,還具備茶室、民宿、研學、文化考古、非遺傳承等功能。接下來,該館還將通過定期開展研學活動、口述史和高校志願者、農村手藝人的培訓等,更好推動傳統文化可持續,不斷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真正實現非遺民族文化的活化和傳承。
貴陽市手上記憶博物館新館開館。
“館內收藏及各種織物繡片都非常讓人驚艷,與建設在城市的展館相比,這裡聽得見鳥鳴雞叫、看得見野花菜地,讓人特別放鬆、怡然自得。”貴州師范大學老師李琪說,“從村裡走出來的展館、加上傳統的手工藝,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喜歡。”(文/圖 陳楊 、張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