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遵義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聞資訊

一名“兵支書”的初心和使命

2021年07月22日14:40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15年前,吳奇華應征入伍,用熱血和青春駐守駐地﹔10年后轉業回鄉,投身地方,用忠誠為民的情懷和擔當,治理鄉村、服務群眾、推動發展。

吳奇華是匯川區泗渡鎮泗渡居小溪村民組人,2006年12月參軍入伍,成為了一名軍人。2016年,退伍兩年后的他,選擇回到家鄉,進入泗渡居委會工作。

面對泗渡居紛繁復雜的環境和艱巨繁重的任務,吳奇華曾當眾表態:“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一定帶領大家一起,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建設發展上,為脫貧致富想辦法、找路子,讓泗渡居越來越美、越來越強,讓村民們都過上好日子!”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五年來,他用一件件民生實事踐行著一名“兵支書”的初心和使命。

強基層黨建,做好班子掌舵人

“開組織生活會,基本上都是老黨員在最前面,年輕黨員窩在后面。”作為泗渡鎮泗渡居黨總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的吳奇華說,究其根本,年輕黨員與老黨員在黨性覺悟方面有差距。

思考后,吳奇華以“三會一課”為抓手,靈活運用集中學習、微信學習、宣傳學習等方式,結合實際工作和政策形勢,開設黨性教育、黨史教育及黨務工作等培訓課程,利用“線上+線下+測試”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強化基層黨建學習氛圍,持之以恆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增強黨員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

通過把在部隊深受黨的教育、熟悉黨務工作的優勢運用到基層黨組織建設中,吳奇華注重團結班子、充分發揚民主、嚴肅黨內生活,影響和帶動了一大批基層黨員干部群眾牢記黨的宗旨、強化法紀意識、樹好黨員形象,使基層黨建活力得到充分激發,筑牢了黨的基層戰斗堡壘。

強產業發展,做好致富帶頭人

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如何有效銜接,產業發展是關鍵。為加快推動泗渡社居壩區產業發展,吳奇華主動請纓,將工作陣地從辦公室轉向田間地頭,一頭扎進泗渡居壩區發展中。

“村裡基礎建設搞好了,集體經濟必須要上一個新台階,讓村民收入不斷提高,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鄉村振興。”吳奇華說。

於是,憑著共產黨員爭做先鋒的拼勁,他帶頭成立壩區工作小分隊,面對土地流轉、矛盾糾紛、產業規劃等棘手工作,迎難而上,每天都和群眾溝通,一次不行就去兩次,白天不行就晚上再去,不到半個月就成功流轉土地近百畝,並成功種植“亮劍黑茄”。

2020年,泗渡居共種植高粱170畝、辣椒210畝,大戶種植烤煙500畝,發展園藝種植480畝,日均動員農戶20人到壩區勞作。年底貧困戶戶均分紅135.4元,集體經濟累積超過90萬元。

2021年,泗渡居流轉土地860畝,擴大發展規模用於種植,預計可給農戶帶來土地流轉租金收益73.9萬元,勞務工資收益160萬元,增加村集體經濟純收入50萬元以上。

強社會治理,做好百姓暖心人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

泗渡居半農半商,人口結構復雜,事務繁多。怎麼下手,從哪裡下手是個難題。

對此,吳奇華結合實際情況,調整班子分工,重新將泗渡居劃分為四個網格片區,包保人員按照“一老一新”進行搭配,以老帶新、以新促舊迅速打開工作局面,形成了“黨建+網格化管理”的農村社會治理新模式。

同時,建立健全“四議兩公開”議事制度,制定泗渡居干部管理條例,公開干部聯系方式,規范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制度,切實改變工作作風,提高服務群眾能力。

如今,泗渡居“兩委”成員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大家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在吳奇華的推動下,泗渡居吸納轄區“賢者”“能人”和大學生等組成志願服務團隊,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改造、鄉村圖書室、“萬名黨員文明行”“新時代講習所”等黨建服務項目,舉辦各類主題活動,搭建黨群連心活動平台,激發基層黨建工作活力,並先后開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系列評選活動。

除此,修訂完善“泗渡居紅、白理事會章程”,倡導婚事新辦、喪事從簡等,將文明春風吹到各村民組,吹到每個村民心中。

自進入泗渡居工作以來,吳奇華用一件件實事贏得了群眾的認可和信賴,先后受到多次嘉獎。

2017年獲泗渡鎮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表彰,2017年獲泗渡鎮“名城先鋒˙黨員義工”榮譽稱號,2018年獲泗渡鎮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表彰,2019年獲泗渡鎮“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21年獲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真正詮釋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當代軍人風范。

“未來,我會一直和村民們攜手前行,將泗渡居建設成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農村。”吳奇華信心滿滿。(成文潔)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