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因人施策回訪促“有錯干部”變“有為干部”

2020年11月24日08:34  
 

“受處分后,組織上不僅沒有放棄我,還一直回訪幫助,讓我從迷茫中解脫出來。我隻有努力工作,才能報答組織的關懷。”

近日,關嶺自治縣一名曾受到處分的干部提起縣紀委縣監委工作人員的回訪時深有感觸地說。

“盧某受到處分后,一度意志消沉,經過回訪,他終於打開心結,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據關嶺自治縣紀委縣監委回訪人員介紹,在對盧某進行回訪談話時,及時幫助他認識錯誤,勸解其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問責只是手段,挽救才是目的。”據市紀委市監委案件審理室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實際工作中,他們既實事求是運用“四種形態”進行嚴肅處理,又積極開展跟蹤回訪,督促和激勵其加強學習、擺正心態、改正錯誤,幫助黨員干部從“有錯”變“有為”。

今年以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已對850名受處分人員進行回訪教育。

為確保回訪工作取得成效,市紀委市監委按照“誰監督、誰回訪”的原則,形成案件審理室組織協調,各縣區紀委監委、各派駐紀檢監察組、監督檢查室共同參與,回訪對象單位積極配合的多部門、多層級聯合回訪教育的工作機制。

此外,市紀委市監委還進一步規范回訪內容和流程,建立回訪檔案,將回訪登記、走訪登記、受處分人員現實表現及《鑒定意見登記表》及單位評價材料等進行整理歸檔,並將回訪教育與落實監督責任相結合,督促相關單位黨委(黨組)及黨員以案為鑒、以訪促教、以查促改,推動回訪教育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

同時,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注重回訪方式創新,通過直接找受處分人員回訪、到受處分人員單位回訪、到受處分人員家裡回訪、到村支兩委回訪等方式,確保回訪評價公正、客觀,切實提高回訪質量。

鎮寧縣紀委縣監委採取“片區協作工作機制”,明確村(社區)干部、鄉鎮(街道)一般干部由所在鄉鎮(街道)紀委(紀工委)進行回訪,縣直機關非縣管干部由所駐聯紀檢監察組進行回訪,鄉鎮(街道)、縣直機關班子成員由聯系紀檢監察室進行回訪。

紫雲縣紀委縣監委採取“因人施教”的方式進行訪談,根據回訪對象的錯誤性質和情節、處分類型、個人表現等回訪,幫助受處分人員解開心結,讓其重拾干事創業的信心。

據了解,近兩年來對回訪對象再次使用或提拔情況統計,全市49名處分期屆滿的領導干部,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放下思想包袱,重整旗鼓再出發,因工作成績出色得到提拔或職務職級得到晉升,其中提拔或職級晉升縣級干部12人,提拔或職級晉升科級干部37人。

“對受處分的干部,不能‘一處了之’,要通過採取引導、談心、教育等靈活方式,做好思想轉化工作,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和改正錯誤,激發干事創業積極性。”市紀委市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注重從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心理上關懷上下功夫,探索深化多部門聯合回訪、信息溝通機制,共同分析研判教育和回訪工作情況,用好工作成果,實現紀法約束有硬度、批評教育有力度、組織關愛有溫度。

(安順市紀委市監委)

來源: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