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獨山縣人民政府網消息 近日,初冬的暖陽照耀在獨山縣百泉鎮擺羅村靚麗的村容村貌上,忙碌的身影在村裡穿梭不停。在農村產業革命中,擺羅村利用秋冬種植契機,按照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要求,積極組織群眾發展種草養牛產業,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持續促民增收。
當天,在擺羅村上塘就業文化廣場上,一大早就熱鬧非常,全村有勞動力的男女老少在這裡有序領取皇竹草種。縣民宗局、富民村鎮銀行以及蘋果山庄有限公司還給村民們送來了化肥,並舉辦實操技術培訓。
“我們村雖然摘除了貧困的標簽,但是我們脫貧不脫志,一定要鼓足干勁,靠自己的雙手闖出一片天!”擺羅村網格長孟繼忠信心滿滿地說。
2020年3月,獨山縣正式退出貧困縣,成功脫貧摘帽,面對累累碩果,擺羅村工作熱情卻絲毫不減,該村全體黨員干部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四個不摘”要求,繼續沉下身子、邁開步子、擼起袖子,緊緊抓住產業扶貧這個“牛鼻子”,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子。今年,擺羅村立足於當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種草養牛產業,以產業促脫貧、固成效,為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打下扎實基礎。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發展種草養牛項目,該村在上塘組拉力自然寨創建了種草示范基地項目,以獨山縣民族宗教事務局為項目主管單位,並申請民宗項目資金2萬元,實行示范戶進行種植,採取合作社(出資購草種)+示范戶(流轉土地、技術管理、產業延伸)的模式,不斷向周邊農戶擴展,力爭將種草養牛產業打造成為擺羅村重要產業,增加群眾收入。
同時,為提高種植效率產量和村民信心,擺羅村還邀請了有豐富種植經驗的示范戶進行現場教學指導,不斷規范村民科學種植技術。培訓中,示范戶岑昌坤結合自身種植經驗,耐心向村民講授種植皇竹草的正確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項,並對大家提出的疑問一一進行解答。
“之前我去畢節納雍縣參觀學習了種草養牛相關技術,我覺得這個項目非常有前景。於是今年3月就購買了7畝的種子進行試點種植,目前已經收割了兩次,效果非常不錯。”岑昌坤說,種好了草,才能養出高品質的肉牛,而選擇種植皇竹草最大的好處就是產量高、耐旱、少病、少虫害,管護得當,一年畝產可以達到15噸。對皇竹草的產量有了底后,岑昌坤對種草養牛的信心更足了。
據了解,百泉鎮擺羅村上塘組群眾自發性種草養牛已經發展一年多,全組養牛數量從一年前的12頭發展到至今的35頭,散戶種草面積通過一年來的發展已達20畝,加上氣候地理等因素,具有發展種草養牛產業鏈的先天條件。於是,擺羅村村支兩委及尖刀排通過多次深入調研,決定發展種草養牛產業,以此增加群眾收入。
“我們村決定利用3年時間將種草養牛產業作為我村主導產業,產業分三個階段進行,一是政府推動自發散養階段,計劃今年內種植皇竹草100畝,動員群眾養牛200頭。二是通過示范戶集中養殖帶動周邊網格農戶參與養殖。三是通過招引意向客商對擺羅村剩余的荒山進行整合,集中種草面積達1000畝,總體養牛達1000頭的規模,切實將種草養牛產業發展成為擺羅村群眾致富的主導產業”。百泉鎮擺羅村尖刀排副排長伍興宇說。(獨山縣融媒體中心 雷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