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經濟組織有效帶動群眾增收比例達99.8%——

黔南州農村黨建體系化建設碩果累累

2020年11月12日08:53  來源:貴州日報
 

本報訊 (記者 莫宇 通訊員 楊靖)11月4日,長順縣核子村種植大戶張興在茭白產業分紅大會上一次性抱走25萬元分紅款﹔之前,7月15日,羅甸縣仁興村233戶934人第一次分得百香果種植項目紅利4.1萬元﹔6月2日,三都自治縣石板村17名股東在板藍根育苗項目第一批分紅儀式上分紅28.61萬元……這是黔南州探索農村黨建體系化建設結出的累累碩果。

近年來,黔南州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有關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精神,聚焦決戰脫貧攻堅,以“五個體系”建設為抓手,扎實推動1186個行政村基層黨組織建設。

壓實農村工作責任體系,提升政治功能。黔南州先后出台多個推動農村改革發展的系列文件,並由州委主要領導親自挂帥、親自出征、親自督導,以上率下倒逼各級黨組織負責人把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一任務兩要點三清單”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同時,將農村基層黨建納入黨建評估、巡察等重要內容,嚴肅追責問責,形成閉環管理的“責任鏈”。

織密農村基層組織體系,提升基層組織力。黔南州升格設立村級基層黨委20個,在合作社、生產基地建立黨支部1456個、劃分黨小組4419個﹔開展“晉級升星·好花正紅”星級黨支部創建,激活黨的基層組織活力。同時,選優配強農村黨組織“領頭雁”,選派425名機關企事業單位優秀干部擔任村黨組織書記,698名第一書記真蹲實駐、真幫實扶,幫助農村建好支部、配好班子、育好“苗子”。

搭建農村經濟發展體系,提升帶富能力。黔南州持續開展以“黨員帶頭創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增強農村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共同奔小康”為主要內容的“兩帶兩增奔小康”活動,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翅膀”。圍繞“有隊伍、有機制、有政策、有事干、有錢賺”的要求,1287個“村社合一”集體經濟組織經濟收入持續增長。15家州直部門發放58個政策“大禮包”,村級股份合作社享有200萬元以下項目優先實施等權利。選派2182名技術人才到農村蹲點指導,黨組織引領產業發展、黨員帶領群眾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廣。

創新農村基層治理體系,提升治理水平。黔南州率先於2017年開展“志智雙扶·感恩奮進”思想扶貧,激勵12000多戶貧困戶主動申請脫貧。這一做法被評為第五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優秀案例。

構建農村基層保障體系,提升關愛溫度。2018年,黔南州將村干部報酬提高到每人每月3000元以上,最高達5400元﹔113名村干部享受鄉鎮副科級干部經濟待遇。3年來定向從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中招錄公務員176人,從村干部中招錄公務員64人﹔將貧困地區鄉鎮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年度考核優秀等次比例調高到30%。

農村干部干事創業激情日益高漲,推動抓農村基層黨建促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效。2014年至2019年,累計減少貧困人口90.54萬人,綜合貧困發生率從24.12%降至0.68%。今年3月,實現貧困縣全部摘帽。8月,在全省脫貧攻堅普查21.85萬戶樣本中,集體經濟組織有效帶動群眾增收比例達99.8%,位居全省第一位。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