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縣丙妹鎮滾玉村原本是貧困發生率36.28%的深度貧困村,為幫助群眾脫貧增收,滾玉村駐村干部與村支兩委依托從江縣將組織化勞務就業作為“四大產業”的兜底和補充,從“群眾自發”到“政府主導”,從單純“勞務就業”向“勞務產業”的發展模式,進村入戶“面對面”“點對點”開展勞務就業政策宣傳和就業崗位宣傳,激發農村勞動力“走出去”的思想動力。
“我們村主要採取‘產業+就業’方式帶動群眾增收。鼓勵致富帶頭人帶動村民務工致富,同時,結合實際因人施訓、因崗施訓,強化務工人員技能。”滾玉村支書孟凡井說,為打消村民外出務工擔心被騙、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的顧慮,從江縣委、縣政府依托縣鄉村三級勞務合作社、勞務隊長、幫扶干部、駐外勞務聯絡站等力量,開展“一對一”跟蹤幫扶工作,做好外出穩定就業人員的后續跟蹤服務管理,切實保障外出務工群眾權益。
滾玉村貧困戶梁明勇外出務工多年,積累了豐富經驗和人脈資源,逐漸轉型為包工頭在外面接工程。“從我們村的具體情況看,選擇務工是比較可行的致富手段。扶貧干部很關心我,我開始包工程后,他們還鼓勵鄉親們外出跟我一起搞工程建設。”梁明勇說,這些年跟著他外出務工的老鄉,每年收入在3萬元以上。
滾玉村五組村民黨老付一家共14口人,勞動力僅6人。今年因疫情影響,全家人待業在家,僅靠他父親的公益性崗位工資維持家庭開銷。2月底,村支兩委入戶動員其外出務工,干部們不僅介紹了縣勞務輸出優惠政策,並借助臨近村外出群眾補助和獎勵兌現等事例進行講解,多次宣講動員之后,黨老付一家人在3月初參與勞務輸出。如今黨老付夫婦和兄弟夫婦在福建省福州市從事建筑工作,每人月工資在8000元以上。
村民孟祥榮告訴記者,這些年在國家支持和干部幫助下,村寨的變化日新月異。“鼓勵我們走出去,用產業發展、公益性崗位等帶動大家就業,我們不僅生活條件好了,腰包也鼓起來了。”
滾玉村的變化是從江縣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從江縣的脫貧攻堅工作在各級領導部門的重視關心和支持幫助下,縣委、縣政府認真落實挂牌督戰部署,堅持“自覺接受督、積極爭取幫,主動作為戰”。全面動員、全員行動、全力沖刺,抓緊抓實,查缺補漏,鞏固提升各項工作,確保高質量打好收官戰。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