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黨建促發展 以發展強黨建

——息烽縣積極推進黨建示范帶建設見聞

2020年11月02日09:17  來源:貴陽日報
 

10月24日,息烽縣石硐鎮大洪村村集體發展的102畝獼猴桃採摘完畢。“今年是初挂果,種植成效達到預期,預計總產值20多萬元。”大洪村黨支部書記周恆恆高興地說。

2017年,大洪村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採取公司代建代管代銷方式種植102畝精品獼猴桃。3年來,特別是今年獼猴桃進入挂果期后,大洪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在產業基地中的骨干帶頭和先鋒模范作用,將支部25名黨員分成3個黨小組,分別包保村集體獼猴桃園3個地塊,主要職責是對公司管護、採摘、收購等各生產環節進行監管,並對一些具體問題提出意見建議,確保獼猴桃種植成果。

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僅是大洪村黨支部創新基層黨建工作的一項舉措。近年來,大洪村緊盯“‘六權共享’創新鄉村治理”黨建主題,建起以黨員為主的多元化服務隊伍,開展黨員聯系貧困戶、星級黨員評選等活動。通過壓實一系列黨建創新措施,村黨組織的領導力和向心力充分彰顯。2019年,大洪村獲得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貴州省鄉村振興示范村等殊榮。今年8月,大洪村黨支部被評定為全省黨支部標准化規范化建設示范點。

從國家級貧困村、全市特別困難村變身鄉村振興示范村,大洪村的巨變,應驗了大洪村村民常說的一句話:“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

大洪村是息烽縣鄉村振興黨建示范帶上“黨建融合發展”的樣板村。透過大洪村黨支部,可以窺見今年息烽縣在抓黨建示范帶建設中,筑牢基層戰斗堡壘,堅持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成效。

今年,息烽縣落實貴陽市“筑城十帶固本千星”黨建示范帶創建工作要求,按照“統籌推進、全面提高、局部發力、重點打造”的原則,聚力打造“紅色息烽·堅強堡壘”黨建示范帶,今年計劃建成3條黨建示范帶。其中,紅旅融合黨建示范帶以同城大道息烽南段貫通美麗南山田園綜合體、息烽干部黨性教育基地、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等重點項目,主推紅色文化與農旅深度融合﹔產城互動黨建示范帶以城市主干道團圓山環線連接縣經開區黨建綜合體、西山鎮“歸田園居”田園綜合體,發揮功能性黨組織軸承作用,促進特色產業發展和縣城提速擴容﹔鄉村振興黨建示范帶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主線,承接小寨壩鎮“紅壤碧珠”、養龍司鎮“百果飄香”、石硐鎮中康等田園綜合體,展現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生動實踐。

從城市新型社區到鄉村,從機關、事業單位到非公企業、學校,從旅游景點到田園綜合體,黨建示范帶建設區域覆蓋面廣、行業眾多,如何有效推動建設並發揮作用?息烽縣的做法是以黨建示范引領為核心、共建共治共享為基礎、作用發揮為關鍵,通過黨建示范帶創建,力促“大黨建促大發展”提質增效,以黨的建設成效奮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區域大黨建組織涌現。息烽縣運用區域化大黨建理念,強化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打破行政村、行業、單位之間的界限,建起片區聯合黨組織5個、功能型黨小組83個,不斷使黨的工作下沉一線,形成新興領域黨建與傳統單位黨建、產業黨建與社區黨建互聯互補互動的生動局面,實現組織共建、資源共享、黨員共管、難題共解、發展共促。

息烽南山片區田園綜合體是息烽縣紅旅融合黨建示范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覆蓋10個村。為統籌協調抓好南山片區開發建設,息烽縣“高規格”搭建片區功能性黨委。今年8月11日,息烽縣委組建南山片區黨委,下轄2個黨總支、11個黨支部,並明確黨委書記由一名副縣長擔任。片區黨委通過在區域內資源共享、組織共建、事務共商,促進區域連片發展。

“面”上區域聯合黨組織強統籌,“點”上著力強基固本。今年以來,息烽縣黨建示范帶覆蓋范圍內35個基層黨支部均達到標准化規范化建設要求,同時注重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結合實際謀劃各具特色的黨建引領發展主題。

用黨建推動發展,靠發展檢驗黨建。目前,息烽縣紅旅融合、產城互動、鄉村振興3條黨建示范帶初步建成,覆蓋7個鄉(鎮、街道)35個基層黨支部。息烽干部黨性教育基地、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升級改造、美麗南山田園綜合體“紅色書院”等項目建設快馬加鞭,全縣紅色旅游吸引力逐漸增強﹔縣經開區創新實施“經開區(園區)+鄉鎮+非公企業”大黨建模式,聯手永靖鎮、西山鎮、小寨壩鎮等5個鎮共建特色食品、新型建材、節能環保3個區域性非公黨建綜合體,彰顯“一品一業”元素的產城互動黨建示范帶呼之欲出﹔按照“農味無窮、趣味無限、庄園引領、共建共享”的建設思路,全縣高標准謀劃布局的14個田園綜合體建設蓄勢待發,永靖鎮美麗南山、小寨壩鎮“紅壤碧珠”、西山鎮“歸田園居”等田園綜合體雛形初顯。

息烽縣計劃到2022年前,建設10條以上黨建示范帶,覆蓋全縣50%以上黨組織。到2025年,形成黨建示范帶集群,帶動全縣各領域黨建工作全面提升。(通訊員 羅建普)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