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可以喝水,可以熱飯,可以乘涼、休息、取暖……,這是多麼溫馨的‘小家’。”在遵義市播州區陽光花園戶外勞動者綜合服務站休息的進城務工人員張少許很是感激。
像這樣的“小家”,播州區共建了120個。目前,全區已完成示范型服務站3個、標准型服務站35個、簡易型服務站64個,共計完成102個,正在建設的服務站18個。據統計,平均每天約有1500余人次的戶外勞動者進入服務站休息、飲水等,切實增強了勞動者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據了解,該區對每一個服務站建設地點都認真進行實地考察,在綜合方便、就近、利於管理等各種因素的基礎上,科學規劃服務站布局,除了重點在景區、超市、酒店、臨街企業、環衛休息室、公交首末站、高鐵站、客運站、商貿中心等有條件的公共服務區域選點建設,還依托金融網點、工會服務職工中心、職工之家、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服務職工陣地、通信、郵政、電力、廣電營業廳等單位場所選點建設,確保建設一個、投入使用一個、戶外勞動者滿意一個,最大限度發揮好每一個服務站的服務功能。
在創建中,播州區堅持黨建引領,政府主抓,工會主責的思路,按照“五有”標准,即有統一的標識名稱、有健全的服務設施、有完善的服務功能、有規范的管理制度、有地圖查詢功能,打造高質量示范性服務站。
有了服務站,那些流動的板車夫和環衛工人夏天不再被烈日暴晒,渴了不再喝生水,雨天還可以在服務站躲雨、借雨傘,真正讓戶外勞動者“體面勞動、舒心工作、全面發展”,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新的力量。(蔣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