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發展譜華章 小康征程寫新篇

2020年10月22日09:03  來源:貴州日報
 

細數五年來銅仁發展年輪,讓人百感交集。

五年來,銅仁各族人民逐夢前行,在廣袤熱土揮洒豪情與汗水,譜跨越發展新華章,基礎設施完善,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五年來,銅仁堅持生態優先,牢牢守好兩條底線,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黔東門戶綠色崛起。

磅礡數據勾勒五年來發展脈絡。

——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芝麻開花”。2016年858億元、2017年990億元、2018年1066.52億元、2019年1249.16億元……

——全市經濟增速“笑傲武陵”。銅仁經濟增速連續多年高於全省、高於武陵山區,分別為12%、11.9%、9.6%、8%……

站在關鍵節點,通過文字去感知五年來銅仁發展的波瀾壯闊與滄桑巨變。

綠色發展 黔東門戶綠色崛起

銅仁火車站汽笛聲響起,高鐵動車組穿山越嶺……速度與激情,縮短銅仁與外界時空距離,更讓人們感知奔跑的力量。

五年來,銅仁市交通運輸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91億元,水陸空立體交通格局日臻完善,逐步成為武陵山片區區域性交通樞紐。

全市公路通車總裡程達3.8萬公裡,高速公路縣縣通,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及農村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基本達到“一完善、二融合、三提升”的發展目標。

2018年,銅玉城際高速鐵路建成通車,高鐵通達銅仁主城區﹔2017年,銅仁鳳凰機場獲批臨時航空口岸,2018年,開通國際航班,直達北京、上海等城市,隨著黔北機場獲批,一市兩機場格局正在形成。

東部陸港海鐵連運,推動銅仁搭上“一帶一路”快軌,烏江航道重煥活力,為銅仁融入“長江經濟帶”暢通動脈,實現歷史性突破、根本性改變、跨越式發展,對外開放通道越拓越寬。

水路、鐵路、公路、航空立體化交通格局,讓銅仁從“邊緣”走向“前沿”,黔東門戶實至名歸,內陸開放活力綻放,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通過“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資金、企業、客商在銅仁匯聚。銅仁營商環境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一,被評為“中國(區域)最具投資營商價值城市”。

截至2019年底,銅仁市12個產業園區完成總產值710億元,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95.4%﹔銅仁市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成功列入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名單,新材料產業產值增長47.91%。

銅仁堅持生態優先,牢牢守好兩條底線。“十三五”期間,銅仁出台《梵淨山保護條例》《錦江河流域保護條例》兩部地方性法規,大力推進全域綠化“六綠”攻堅行動,森林覆蓋率65.19%,排名全省第二,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96.7%。

良好的生態環境推動以康養為主的文化旅游業和大健康醫藥產業,實施“一帶雙核”戰略,推進旅游持續井噴,梵淨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和國家5A級景區。

脫貧攻堅 撕下絕對貧困標簽

銅仁,居於武陵山脈腹地。在過往千百年中,曾久困於窮。脫掉貧困帽,是銅仁人千年的夢想。

挑戰貧困,隻爭朝夕,不負韶華。五年來,銅仁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採取超常規舉措,全力打好“四場硬仗”,集中火力向脫貧攻堅發起總攻,撕下絕對貧困標簽。

“十三五”期間,銅仁實施農村“組組通”公路三年大決戰,完成農村“組組通”硬化路1.2萬多公裡,受益人口122.7萬人,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25.9萬人,建制村100%通客運,連戶路鋪入各家各戶。“晴天入村不帶灰,雨天入戶不沾灰”成為現實。銅仁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3558處,工程總投資17.15億元,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5%,農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達到96%以上。同時,出台《銅仁市農村飲用水管理條例》,農村飲用水管理更加明確,百姓用水更加放心。銅仁實現農村電網綜合電壓合格率99.3%、農村供電可靠率99.75%,所有行政村基本實現光纖寬帶、4G網絡、廣電網絡全覆蓋,93.85%的30戶以上自然村實現4G網絡覆蓋。“通訊靠吼”成為記憶。

鄉村正奏響振興曲。漫步黔東大地,希望的田野產業道縱橫,糧食、果蔬、茶葉等豐富多彩,通過扎實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生態茶、中藥材、生態畜牧業、蔬果、食用菌、油茶六大主導產業發展壯大,累計帶動22.5萬戶91.5萬貧困群眾增收。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十三五”期間,銅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解決“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根本途徑,以全市125個貧困鄉鎮、1565個貧困村為主戰場,做到以崗定搬、以產定搬,共規劃建設安置點144個,29.36萬貧困群眾搬出大山,12.54萬人搬到銅仁主城區和開發區,相當於一個中等縣城規模。

感人變化讓人心潮澎湃。“十三五”以來,銅仁市上下一心,攻克一個個貧困堡壘,在小康征程寫新篇,截至2019年底,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16%。

城鄉變革 民生事業穩步提升

城市樓房在增高、農村洋房處處可見、轎車成為鄉村居民座駕,就醫就業越加有保障……基礎設施改善、經濟高質量發展,銅仁的醫療、教育、平安基石不斷夯實。

病有所醫。銅仁創新建立30分鐘醫療服務網絡,建成“互聯網+醫療健康”平台,10個區縣全部納入國家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試點,鄉鎮衛生院和村級衛生室實現全覆蓋。

學有所教。截至2019年,公辦幼兒園、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分別達53.5%、84.5%。普通高中特色優質發展,順利完成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工作。全面落實國家各類學生資助,讓學生學有所教。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截至2019年底,城鄉居民參保率99.5%,機關事業單位參保職工“先診療后付費”全面啟動,城市、農村低保平均標准分別提高到635元/月、4312元/年。城鄉面貌持續改善。

城鎮化率不斷提高。銅仁圍繞“武陵之都·仁義之城”的城市定位,堅持產城互動、景城融合、教城一體、同城聯動發展模式,建設山水園林城市。截至2019年,全市城鎮建成區面積達157.5平方公裡,城鎮人口達187.07萬人。

平安是安居樂業的基石。銅仁組織構建社會治安防控隊伍,推出“一村四員一警務助理”農村治理模式,構建24小時防控、整體聯動、攻防兼備的巡邏防控體系,實現城區3分鐘、鄉鎮5分鐘快速處警。

按照“鄰近縣區梯次增援、跨縣區聯動響應、多警種合成作戰”原則,銅仁建立跨區域情報共享互通、指揮調度協同作戰、多警種聯勤聯防聯控工作機制。2019年,銅仁平安建設年度考核排名全省第二,群眾安全感99.63%、滿意度98.08%,均排名全省第一。

蘇銅一家親,共筑小康夢。“十三五”以來,蘇州與銅仁扶貧協作不斷走向深入,通過產業、勞務、教育等結對幫扶,助力脫貧攻堅惠及民生,攜手共赴全面小康,探索形成的蘇州·銅仁結對幫扶“五探索”被人民日報頭條刊登﹔碧江·昆山“七結對”模式被評為東西部協作與定點幫扶第二屆中國優秀扶貧案例等。(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郭進 白春霞)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