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歡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肖知潞
1947年,遵義醫科大學創建,這是抗戰勝利后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所本科醫學院校。1955年,學校開始研究生教育,在基礎醫學相關專業共計招收17名研究生,1981年獲全國首批碩士研究生授權單位並首批獲得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999年起,學校先后與重慶醫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開展聯合培養博士生工作。
學校依托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教學科研平台,2018年,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01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5至2019年,學校獲批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穩居全國前150名,在全國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中排名全國第一,為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提供了平台支撐和項目支撐﹔在學校組織的各類貴州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申報中,共獲研究生創新項目立項40項,並在項目執行期內順利完成合同規定考核指標。學校獲貴州省研究生教育成果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經過65年的研究生教育,學校研究生教育涵蓋4個學科門類:醫學、理學、工學和法學,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5個(含自主設置的目錄外或交叉學科碩士點8個),專業學位碩士點4個。現有學位點布局實現了醫學門類主干學科的全覆蓋,形成了以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護理學等為主體構成的優勢醫學學科群。學校臨床醫學學科是省內首個進入ESI全球前1%的醫學學科,臨床醫學和藥學2個一級學科入選貴州省國內一流建設學科,基礎醫學為貴州省特色重點學科。2006年獲批的思想政治教育碩士點是目前省內醫學院校中唯一一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碩士點,開啟了學校醫學相關門類與思想政治教育類高層次人才並行培養新布局。
學校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在省內同類院校中具有突出特色與優勢,現有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3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1個。在“2019年中國醫院影響力排行榜”綜合榜單中,本學科依托的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位列全國第45位、貴州省第1位,其中,17個亞專業學科進入全國前50強。在中國醫學科學院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中,遵醫附院共14個學科進入全國百強,是貴州省進入全國百強最多的醫院,其中4個學科(結核病學、燒傷外科學、整形外科學、護理學)進入全國五十強。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高層次人才需求進一步加大,遵義醫科大學在招生規模和層次結構上都實現了全新突破。2020年學校碩士研究生招生數首次突破1000人,是貴州省醫學類高校碩士招生數最多的高校。學校自1999年開始,與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和蘇州大學等單位聯合培養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和藥學專業的學術型博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突破100人。2019年以來,與蘇州大學聯合招收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70名。
70多年來,學校累計為國內外培養了近8萬名高素質醫療衛生人才。65年的研究生教育經驗,20余年的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經驗,學校已建立博士生培養體系,為申請博士授權單位奠定了基礎,為助力健康貴州建設提供了高層次人才需求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