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9月16日,正在湖南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參觀“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重溫紅軍過境汝城時“軍愛民、民擁軍”的感人故事。“半條被子的故事”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本色,蘊含著人民至上的深刻道理,對我們在新時代牢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半條被子的故事”是黨和人民魚水情深的真實寫照。早在2016年,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深情講述過這個故事,並且告誡全黨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政治立場,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除了“半條被子”,甘肅省通渭縣榜羅鎮會議紀念館的一口鐵缸、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那張寫有“紅軍與窮人關系特別親愛”的宣傳單等,無不映照著黨同人民群眾之間的血肉聯系,無不銘刻著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的赤子初心。共產黨和老百姓就是共用“一條被子”“一口鐵缸”的“特別親愛”的感情,這種感情代代相傳,直至今天,依然令人備受感動、倍增干勁。
鑒古知今,從求解放到謀復興,“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變的執政理念。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黨的歷史告訴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中國共產黨能夠得到人民衷心擁護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証。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今年面對“二戰”以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習近平總書記一開始就鮮明指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在總書記的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下,在全國范圍調集最優秀的醫生、最先進的設備、最急需的資源,全力以赴投入新冠肺炎疫病救治,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一位病患,救治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最大程度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中國的抗疫斗爭,充分展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也充分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初心使命。
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不斷前進,正是因為依靠了人民。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前進道路上我們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挑戰,遇到各種各樣的荊棘坎坷。要戰勝前進道路上的風風雨雨,順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並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為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奮斗,使我們黨永遠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使我們的事業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今天,我們重溫“半條被子的故事”,既是不忘紅色歷史,也是汲取奮進動力。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從“半條被子”感悟人民至上,始終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常思百姓疾苦,常謀富民之策,用黨員干部的勞累一點、辛苦一點,換取廣東發展更好一點、群眾幸福更多一點。( 南方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