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新時代“工匠精神”讓貴州工業“獨具匠心”

2020年09月18日09:15  來源:貴州日報
 

工業崛起,好風正勁。貴州搶抓經濟發展由高速度轉向高質量轉型的關鍵“窗口期”,通過十大工業產業振興行動,正奮力擘畫我省工業發展新圖景,全面激發貴州工業經濟發展新活力。

工業振興,匠心為本。如今,貴州省十大工業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朝著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不斷邁進。而支撐這一宏大事業的精神內核,正是愛崗敬業、踏實專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工匠精神。

於細微處見精神,在實干中建偉業。我省十大工業產業成就了一群不平凡的勞動者,他們雖文化不同,年齡有別,但都擁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腳踏實地、愛崗敬業。他們技藝精湛、勇於創新,在平凡崗位上,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最終脫穎而出,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樹匠心——用熱愛和專注鋪就事業底色

正如“偉大的觀念”離不開“扎實的手藝”。對年輕人來說,青春是亮色,專注是底色。於新時代的貴州人來說,亦如是。人生的質量和事業的高度都離不開熱愛和專注,皆需要用匠人匠心這股勁兒去耐心打磨。

從三峽電站到港珠澳大橋,從神舟飛船到中國“天眼”,在一系列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中,都能看到貴州鋼繩產品。成功,絕非偶然。從產業引領者到國際標准制定者,靠的是一代代貴州鋼繩人精益求精、愛崗敬業、勇於創新的精神傳承。

在國家級周家榮技能大師工作室內,工作室負責人、貴州鋼繩(集團)鋼絲繩制造高級技師周家榮正在和工友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難題,筆記本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實驗數據。知識與技術在迭代,從一個初出茅廬的普通工人躋身為“國寶級”技工行列,熱愛本職、勤懇鑽研的周家榮,讓貴州鋼繩廠的每一次技術革新裡都有他的傾力投入。

寶劍鋒從磨礪出。2003年初,周家榮組織帶領研發團隊通過1個月的實踐,成功解決了6T×36SW股繩內層鋼絲“騎馬”“鋼絲斷裂”“模子選型”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實現了模拉面接觸鋼絲繩的批量生產。他還曾先后參與虎門大橋、平塘“天眼”、神舟系列飛船等國家重點工程的鋼絲繩研制生產工作。

“一直以來,我都堅持踏踏實實做好一件事,靜下心來專研本職領域的發展。”見到航天江南所屬貴州航天天馬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材料成型部鉗焊一班班長姜濤時,他一邊忙碌著一邊說,我理解的“工匠精神”首先就是要愛崗敬業,隻有熱愛你的崗位,才能沉下心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然后去追求一種精益求精的極致。

從業34年來,姜濤克服了數以百計的焊接難題,先后參與“長征”系列火箭焊接等多個國家級工程,從一名普通電焊工成長為“國家級技能大師”。談起專注,他感觸頗深:“就比如我們生產的航天產品,要求百分之百密封萬無一失,因此每一次焊縫都要經過無數次檢測,讓焊接做到百分之百無缺陷,讓產品都能嚴絲合縫。”

匠心的重要體現,不是機械和重復,而是執著與專注。在姜濤眼裡,他的初心就是匠心。曾經的他潛心專研焊接技術,每天雙手綁上沙袋進行焊接鋼板訓練,隻用了7個月,就取得了壓力容器焊接合格証。深耕航天產品焊接工作幾十年,姜濤根據生產實踐總結出一套合理的焊接順序和工藝參數,提出了對稱焊接后再用火焰矯正的方法,使結構件一次交驗合格率由原來的60%提高到了95%。

育匠人——用傳承和進取撐起工業脊梁

實踐証明,隻有培養大批技能人才,才能有力支撐制造強國建設。而廣大技能人才是“工匠精神”的主要傳承者、實踐者和創新者。在貴州,擁有一支技藝超群、敬業奉獻的技能人才隊伍,是撐起貴州工業脊梁的堅強保障。

當貴州工業以隻爭朝夕的勢頭奮勇前進時,更需要呼喚“工匠精神”,為技能人才成長搭建平台、創造條件,讓更多的大國工匠脫穎而出。1977年,21歲的綏陽縣人毛臘生,因為表現出色由公社推薦進入貴州航天風華公司從事鑄造工作。憑借著點滴努力,毛臘生成為當時極少數擁有較高理論知識和實際生產技能的技術工人,從一個學徒成長為大家口中的“師傅”。

孜孜不倦專注學習,僅有初中文憑的毛臘生勇於進取,更樂於傳承,最終蛻變為“大國工匠”。用技藝改變命運的他,在獲得成績后,毫不吝嗇光和熱,樂於將所得分享給需要的人。即便是退休后返聘回單位,他仍舊不厭其煩地從事現場技術指導和對新人傳道解惑的工作,並參與新技術、新問題的分析。在徒弟眼裡,哪怕他頭頂多麼閃耀的光環,仍舊是那個可親可敬的“毛師傅”,仍舊是那個無私授藝的好老師。他所帶的徒弟中,有國家技師,有高級技能工人,就連徒弟的徒弟,都已有多名成了生產骨干。

“工匠精神”其實就是人的一種活法。放眼貴州十大工業產業,總有一些人喜歡思考、善於進取。因為海綿鈦蒸餾生產過程中,中心管石墨墊特別容易泄漏,而且還容易堵塞,堵塞后打管疏通成本過高。面對這個沿用了幾十年的工藝,他主動擔責,大膽革新,帶領團隊,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他就是貴州遵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產運行部還蒸工段工段長舒煜。

舒煜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摸索,反復論証后提出:去掉中心管的高溫閥,改良現有工藝條件。經過反復研討每一個細節,並不斷改進工藝,公司大型爐的產品質量穩步提高,產品結構不斷改善,公司一個還蒸車間每年要生產幾百爐產品,按照每爐節約的打管費用計算,單這一項,就可為企業節約上百萬元。

不僅如此,得益於舒煜帶領技術團隊的貢獻,2018年4月,遵鈦集團12噸爐海綿鈦生產質量0A級品率創造了建廠以來的歷史最好水平,同時也首次實現了公司的奮斗目標,創造了海綿鈦生產行業歷史性佳績。遵鈦集團獨有的世界最大海綿鈦制造裝備產能和產品質量邁進國內先進水平。

出精品——用創新和卓越成就貴州制造

出精品是踐行“工匠精神”的目的,隻有用嚴謹的態度和追求卓越的信念,打造更多的精品、優質產品,為推進貴州制造的“品質革命”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我省經濟發展才能進入質量效益時代,貴州制造業才能在做大做強中躋身全國乃至世界前列。

貴州華仁新材料有限公司鑄造工人張根寶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盡情發揮,技校畢業的他發明專利《張根寶鋁錠澆鑄用分配器復合涂料》,不僅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還大大提高了設備的運轉率和使用率,為公司降低200余萬元的生產成本。

在張根寶眼裡,“工匠精神”就是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深知鑄造一線技術人員的辛苦,他更明白成長不會一蹴而就,唯有秉著嚴謹務實的心態和不斷鑽研的激情,方能撥開雲霧見青天,干出一番事業,挖掘更大的潛能,走更長遠的路。

俯下身子踏實做事,一名工匠的情懷是什麼?“工匠”二字又該如何詮釋?

於成長在貴州十大工業產業裡的“工匠”而言,是講究精雕細琢、追求完美的信仰﹔是精益求精,慢工出細活,需要時間的積累和實踐的沉澱。“擰”了三十多年鋼繩的周家榮,深感把每個環節的工作做到精致、細致、極致,才能制造出最好的產品﹔毛臘生早已用堅韌的信念、不屈不撓的精神,嚴謹細致的執著,將答案滲透在日日年年碎片化的點滴之中。

“工匠精神”的內涵十分豐富,它不是讓年輕人馬上掌握十分嫻熟的技巧,或是一定要成為大師、大家,它更多的是給年輕的心以文化的溫潤,精神的潤澤,乃至習慣的養成。

邱文剛,貴州凱星液力傳動機械有限公司研發團隊的一名主管設計師、高級工程師,也是從事液力變速器技術研發的行家裡手,腳踏實地的他一步步走來,參與研發的產品成為凱星液力銷售收入的“中堅力量”,並斬獲多個國家級、省部級大獎。

得益於高、精、尖人才的聚集和培養,凱星液力加大研發力度和市場開發力度,產品逐步從中低端轉向中高端,市場逐步從非主流轉向主流,產品逐步從油田延伸到氣田、又從油氣田轉向軍用特種車輛及特種工程機械等應用領域,成長為一家專業研制、生產大功率液力變速器的高新技術企業,被稱為“動力傳動專家”。

在“品質從99%提高到99.99%”的極致追求中努力求索。如今,貴州工匠們正致力於提高產品質量,拔高貴州制造能力。勇立潮頭闊步越,砥礪奮進鑄華章,在貴州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大背景下,弘揚“工匠精神”呼喚匠人匠心,鑄就了貴州“工匠精神”的硬核力量。(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劉力維)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