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流通體系建設 為“雙循環”提供強支撐

2020年09月11日09:51  來源:北京青年報
 

統一的國內市場是一個經濟大國和強國的“標配”。長期以來,物流成本高是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大頑疾,而物流成本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中央要求加快完善國內統一大市場,就是要把物流成本降下來,讓負重前行的中國經濟更加輕盈、更有活力。完善全國統一市場也有利於拉動消費,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9月9日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流通體系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把建設現代流通體系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抓。

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流通效率和生產效率同等重要,是提高國民經濟總體運行效率的重要方面。高效流通體系能夠在更大范圍把生產和消費聯系起來,擴大交易范圍,推動分工深化,提高生產效率,促進財富創造。當前,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建設高效的現代流通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流通產業交易規模持續擴大,基礎設施顯著改善,新型業態不斷涌現,已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但長期以來“重生產、輕流通”的傳統觀念和做法,使我國流通體系現代化程度仍然不高,還存在不少堵點亟待打通。比如,法治化環境與誠信體系不完善,假冒偽劣現象增加了交易成本,全國統一大市場仍面臨著一些地方保護主義壁壘,一些地方“數據孤島”現象突出嚴重等等,都要求我們著力解決制約流通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有效降低流通成本,全面提升流通現代化水平。

瞄准堵點,加快完善國內統一大市場。統一的國內市場是一個經濟大國和強國的“標配”。長期以來,物流成本高是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大頑疾,而物流成本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本次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提出,要加快完善國內統一大市場,形成供需互促、產銷並進的良性循環,就是要把物流成本降下來,讓負重前行的中國經濟更加輕盈、更有活力。同時,完善全國統一市場也有利於拉動消費,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為此,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硬件和軟件建設,發展流通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完善流通領域制度規范和標准,塑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破解難點,建設現代綜合運輸體系。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務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交通運輸是物流發展的基礎環節和重要載體。近年來,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不斷完善,物流業持續快速發展,但也存在交通運輸與物流融合發展不足,部分通道不暢、樞紐銜接不順、聯運鏈條不通、信息化及企業協同發展水平不高等短板問題。

鑒於此,要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優化完善綜合運輸通道布局,加強高鐵貨運和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建設,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緊盯痛點,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商貿流通業發展與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規模、結構、階段、布局、體制等密切相關,不同社會經濟增長時期決定了商貿流通業中物流和人流的需求量和需求層次。近年來,我國商貿流通業體制、市場、渠道、業態等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仍存在市場化程度有待提高,流通主體之間關聯度低,現代化、信息化、經營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

鑒於此,要推動商貿流通體制的改革,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流通企業,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加強標准化建設和綠色發展,支持關系居民日常生活的商貿流通設施改造升級、健康發展。(本報特約評論員)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