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畢節納雍教師程群。宋詠鴻 攝 |
“畫一條10厘米的線段,這條線段長多少分米?”
“1分米。”
“是1米的幾分之幾?”
“十分之一。”
……
近日,維新二小六(一)班教室,數學老師程群正在給學生復習功課,准備小升初考試。
程老師一邊講解,一邊注視著學生。
學生聚精會神地跟著老師的思路,沒人開小差。
“程老師的目光親切慈愛又嚴厲,總盯著你,你根本不敢開小差。”班長張福星說,“那目光裡,除了親切,還有鼓勵。”
其實,孩子們不知道,程老師連他們的模樣都看不清,因為她的視力很糟糕,左眼0.02,右眼0.01。這樣的視力,別說看清學生搗亂,就連學生長啥樣都看不清。
程老師看不清展台,早把展台上的內容記下,憑著音頻,憑著記憶,手指著台上內容,竟然絲毫不差。
0.02米外的視界她看不分明,一米外的視野與她無關,她看不見。但她知道,73個學生一個不少,個個乖巧,正聚精會神地聽課。她用心感受到了。
視力下降后,程群學會用心感受世界,用心與孩子交流,她對孩子的愛,從未改變……
2009年,家住威寧的程群大學畢業,考到納雍縣維新鎮,做了一名特崗教師。
“她有一雙黑葡萄般的黑眼睛,始終熱情奔放。”時任校長石平還記得程群的模樣。初到維新二小報到,程群那雙黑眼睛給師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性格開朗的程群,總是主動幫助別人。
楊朝義老師年紀大了,寫教案有難度,她幫了一年﹔賀睿麗老師懷孕,妊娠反映大,她幫忙值周。
樂於助人的陳群很快贏得師生認可,先后被學校任命為少先隊大隊輔導員、數學教研組長、學校通訊員。
憑著愛與熱情,她所任教的班級一直是學校同年級中最優秀的,全鎮統考,班級多次獲第一。她制作的課件、編排的文藝節目、撰寫的教學論文,多次獲省市縣獎勵,她本人則榮獲“畢節市優秀班主任”、納雍縣“優秀輔導員”等稱號。
然而,災難總來得猝不及防。
命運,給這位熱情奔放的姑娘當頭一棒。
正當她全身心投入熱愛的教育事業時,視力亮起了紅燈。
2014年底,程群接下最差的二(1)班數學。一年后,二(1)班從差班蛻變成年級第一。也是這一年,程群發現自己視力下降,以為是近視,沒過多重視。
2015年4月,視力斷崖式下降,書上小一點的字和電腦屏幕上的字都看不見了。為了不耽誤教學,她拖到暑假才去貴州省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左眼視力0.02,右眼視力0.01,結論為視神經發炎。在貴州省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住了23天院,醫生給開了半年激素藥,然而,視力不但沒好轉,人卻因長時間使用激素藥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肝腎功能受損。
2015年寒假,程群去了廣州中山大學眼科醫院求治。專家最后確診為視錐細胞發育不良症,視網膜非常薄。此前診斷純屬誤診。
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病變,全球無藥可治,失明不可免。
外面的世界終有一天注定要定格在黑暗裡,她悲痛欲絕。
“不看電視,不戴眼鏡,保養得好,可以推遲失明時間。”醫生忠告。
2016年春,枯枝綻出了新芽,鮮花爭奇斗艷,空氣裡滿是醉人的芬芳。整理好心情的程群如期踏上講台,依然熱情奔放,依然親切如故,依然笑容燦爛。只是學生不知道,老師再也看不清他們了。
程群的行動變得遲緩。她換下了高跟鞋,在模糊的視線中摸索在熟悉的上班路上。
備課變得艱難,每一次備課,她得用手機先拍下內容,再把內容放大。
上課時用不了課件,她便用展台。
視頻,她看不見,便改聽音頻。
就連教研活動聽課時,她也得用手機拍下來再放大觀看。
批改作業,眼睛差點就貼著作業本了,別人用一節課能批改完的作業,她要兩三節課,別人用兩小時能改完的試卷,她要用五六小時。
視野模糊了,她的心卻越來越明亮。眼睛看不清,她就用心去感受和交流。
班上有個女孩叫尹羽柔,是困境兒童,父親去世,母親改嫁,一直和外公外婆住一起,三年級時才從咪布小學轉到程群的班上。這孩子內向、敏感、自卑,成績一塌糊涂。程群找她談心,鼓勵她,開“小灶”輔導她。兩年后,尹羽柔像變了一個人,成績上來了,人也變得開朗、自信。
“程老師總是用親切的目光看著我,像母親般地溫暖我。”尹羽柔說。
7月,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程群的六(1)班孩子“雲畢業”,但程老師親切慈愛的目光卻成了他們這班學生心中抹不掉的光。
9月1日,新學年開始,程群又接下三(1)班數學,她又開始親切慈愛地“看”向講台,“堅持的意義,在於用價值的付出等待黑暗一刻的到來!”(宋詠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