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裡油畫大草原 村民端穩旅游“金飯碗”

2020年08月28日09:29  來源:貴州日報
 

8月,正是高原明珠最美的季節。

山水澄明,綠意滿眼,明媚的陽光傾洒在龍裡縣油畫大草原上,一派草豐水美,牧人策馬的美好景象。

入夏以來,油畫大草原分外熱鬧,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慕名而來,享受草原的風高雲闊,給居住在這裡的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金飯碗”。

“請再往左邊挪一點!來!您的車可以停在這……”8月23日,龍裡縣龍山鎮中排村村民楊玉全忙得滿頭大汗,他要維護進入油畫大草原的車輛停車秩序,旅游旺季來了之后,每天上百輛車進場,楊玉全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對於這份工作他十分看重。

53歲的楊玉全過去一直以務農和打零工為生,老伴身體不好,兩個女兒還在上學,全家4口人都靠他一人在外奔波勞碌,很長時間不能與家人團聚,生活十分艱苦。前些年鎮政府將他家列為扶貧幫扶對象,今年上半年給他安排了油畫大草原的保安工作,如今他每月有穩定4000余元的工資收入,感覺“生活終於安穩了下來”。

龍山鎮生態資源稟賦豐富,擁有發展旅游的好條件,但卻長期處於“沉睡”狀態,當地不少老百姓靠著在大草原上給游客牽馬,擺小吃攤賺錢,不僅收入不穩定,還生出了馬糞亂排、塑料盒亂扔等環境污染問題。

近年來,龍山鎮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結合生態環境整治,通過“旅游+扶貧”發展模式,以貧困戶量化扶貧資金入股方式,投入464萬元入股油畫大草原項目建設,為貧困戶提供保安、保潔、餐飲服務等崗位1000余個,月工資2000元以上。

隨著旅游發展力度的不斷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游客逐年增多,和楊玉全一樣靠旅游就業的當地村民也越來越多。

出生於1997年的楊友蓮是龍裡縣灣灘河鎮金星村村民,為了減輕家裡經濟負擔,她中專畢業后,就一直在上海打工,賺錢供弟弟妹妹讀書。兩年前,楊友蓮得知油畫大草原南卓假日酒店優先聘用貧困戶的政策,便毅然辭去原有工作,返鄉就業。今年,她從一名酒店普通服務員升職為酒店經理,月收入6000元。她的父親加入了縣裡旅游景區建設的工程隊,母親也開起了食品店,家裡徹底地摘掉了貧窮的帽子,日子越過越紅火。

“景區不僅是當地旅游業的重要承載,也是旅游扶貧的重要依托。”龍山鎮副鎮長劉國宇告訴記者。留住了青山綠水,對景區而言就是留住了金山銀山,對周邊農民來說,則是為他們找到了“金飯碗”。

綠草如茵的大草原,清澈無瑕的湖泊,滋養了一方水土,也富了百姓的口袋。現在在龍山鎮,旅游產業發展多點開花,龍裡蓮花濕地公園、龍門鎮文化旅游生態公園小鎮、龍裡水鄉、飛躍叢林、油畫大草原旅游區等一批旅游景區遠近聞名。周邊蔬菜、食用菌、海花草、銀杏種植基地,碩果累累,草藥飄香。貧困戶在景區就業,紛紛吃上“旅游飯”。目前,龍山鎮1024戶貧困戶人均純收入已突破萬元大關,全部“脫貧出列”。(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吳楷林)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