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之年脫貧帶頭人系列報道

駐村第一書記陳秋:當好政策宣傳員 帶領群眾戰貧困

2020年08月17日07:54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編者按:貴州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一刻也不能耽誤。在這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殲滅戰”中,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推進鄉村治理振興,幫助村民安居樂業,駐村書記、基層干部、脫貧帶頭人等扎根農村,和群眾坐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農村面貌煥然一新。決戰決勝之年,人民網貴州頻道推出“決勝之年·脫貧帶頭人”系列報道,聚焦駐村干部的奮斗故事,記錄脫貧攻堅的堅實足跡,展示各地脫貧攻堅成果。

陳秋查看香芋長勢。王秀芳 攝

位於黔東南州三穗縣款場鄉的龍腳村,曾因基礎設施薄弱、經濟發展滯后、貧困人口基數較大等原因,成為貴州省深度貧困村之一。

2018年3月,貴州醫科大學醫學檢驗學院學生管理科科長陳秋被派駐到龍腳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挨家挨戶走訪一圈后,陳秋摸清了貧困底數——全村共824戶3038人,其中貧困人口431戶1711人,貧困發生率56.32%。

“盡管脫貧任務很重,但既然選擇駐村幫扶,就一定要有所作為。”陳秋下定決心要帶領龍腳村村民走上脫貧致富路。為盡快融入村子,與村民建立良好關系,他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走村入戶與群眾嘮家常、詢困難、話理想,面對面暢談交心,進一步拉近彼此距離。

陳秋幫助村民潘存炳銷售羊肚菌。王秀芳 攝

很快,村民就和陳秋這個第一書記“混熟”了,大事小情都願意和他商量。“陳書記,種地的收入實在太少,我想養一些雞鴨來賣,還差點錢,你看有啥辦法沒有?”一次入戶走訪,村民姚元標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可以申請‘特惠貸’。”陳秋詳細解釋“特惠貸”相關政策后,姚元標當即同意。提交申請材料、與相關部門對接、村支兩委審查核實……在陳秋的幫助協調下,姚元標成功申請到5萬元貸款,解決了養殖成本不足的難題。

經過此事,陳秋更加懂得了讓村民了解政策的重要性。然而,村裡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務工,留守村民以老人和兒童居多,如何讓群眾盡快熟悉這些好政策,成為他開展工作的當務之急。

“扶貧政策種類太多,必須因戶施策,這就要求幫扶干部熟練掌握精准扶貧基本政策。”為“吃透”各項政策措施,陳秋每天拿著文件研究,不懂就問,不會就學。久而久之,他便成為龍腳村的“政策通、活字典”。

陳秋為腿腳不便的老人送去拐杖。受訪者供圖

掌握了政策還得活學活用。為及時將扶貧政策宣傳到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裡”,陳秋當起了義務宣講員,挨家挨戶解說扶貧政策。他用通俗易懂、村民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宣傳各項政策方針,確保傳達不走樣,群眾聽得懂、用得上。兩年多來,在陳秋的宣傳動員下,龍腳村共實施危房改造235戶、人居房屋整治275戶、易地扶貧搬遷115戶、民政幫扶74戶。

除將扶貧政策落實到各家各戶外,陳秋還積極利用各項政策措施,解決了一系列讓村民困擾許久的煩心事。

“陳書記,要是你能讓我們用上自來水,保管你到哪家都有飯吃。”這是陳秋聽到村民反映最多的意見之一。原來,龍腳村有398戶村民的飲用水為地表水,季節性缺水嚴重,干旱時節,村民都要去山裡背水,且水質也難以得到保障。

“一定要盡最大努力解決群眾的用水難題。”陳秋將村民反映的問題一字不落記在筆記本上。之后的幾個月裡,他帶領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員多次前往三穗縣相關部門反映情況,積極爭取龍腳村自來水項目。2019年1月,村民如願用上盼望已久的自來水。

龍腳村中化組已經投用的排洪渠。王秀芳 攝

中化組村民反映,組裡50畝農田每到汛期都會被淹,損失慘重,希望解決排水問題。陳秋實地查看后,積極向貴州醫科大學黨委匯報。2019年6月,學校黨委聯合三穗縣委向貴州省水利廳申請到60萬元資金,在農田間修建了380米長的排洪渠,既解決了汛期的排水難題,又能在干旱季節進行灌溉,一舉兩得。如今,50余畝農田均已種植香芋,預計8月底即可採收,昔日的“爛泥田”蛻變成群眾增收的“致富地”。

實施亮化工程,修建文化廣場,開展垃圾集中清運處置……在陳秋和村支兩委的共同努力下,龍腳村人居環境大幅改善,民生服務及治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潘存炳展示自己種植的羊肚菌。王秀芳 攝

此外,陳秋還幫助龍腳村爭取到多個產業發展項目,初步形成東西部協作、中藥材種植及蔬菜種植、畜牧養殖等“長短”結合的產業發展模式。在貴州醫科大學支持下,建立龍腳村中藥材管理及農特產網絡銷售平台,打破產業發展瓶頸,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2019年4月,三穗縣整體脫貧,龍腳村貧困人口全部清零,正式告別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