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干是夢想的起點(暖聞熱評)

張 楠

2020年07月30日11: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物】大山深處的“老師媽媽”張桂梅

  【故事】最近,2020年高考成績陸續公布,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的159個考生裡,150個上了本科,其中70個考生過了一本線。這所女中的校長,是63歲的張桂梅。17歲時,她跟隨姐姐到雲南支邊,后考入麗江師范學校,畢業后成為一名老師。在她教書的一所學校裡,學生大多來自偏遠山村,她發現很多女學生因為貧困而輟學。於是,她萌生了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想法。經過艱難的努力,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於2008年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已有1600多名女生從這裡考入大學。

  【點評】

  張桂梅老師用實際行動兌現了“隻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的諾言,在堅守與奉獻中為教育扶貧事業鞠躬盡瘁。

  青春芳華在哪裡綻放,哪裡就有感人至深的故事。時針撥回到1997年,患有嚴重子宮肌瘤的張桂梅,怕耽誤畢業班學習,忍著劇痛在4個教室間來回奔忙,直到把學生送進考場才住院手術。之后,當地組織捐款,被鄉親們的情義所感動的她,淚水奪眶而出,“華坪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看到山區孩子因家庭困難而失去改變命運的機會,她更加堅定了“想為華坪做些事”的決心。

  用教育扶貧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是張桂梅的夢想。在她看來,受過教育的女孩可以影響三代人。如果培養出有文化、有責任感的母親,大山裡的孩子就不會輟學。數十年來,她不僅是這樣想的,更是這樣做的。實干是夢想的起點。無論山區教育條件多麼艱苦,她都不知疲倦地一直工作著,為孩子們營造一個通過學習走出大山、走向未來的成長環境。張桂梅的身體瘦弱,卻猶如一盞明燈,點亮了孩子們的求學夢、騰飛夢。

  治貧先治愚,扶貧必扶智。當前,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階段,需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貧困地區教育質量有待提升,辦學環境有待改善,教師待遇有待提高。這是下一步做好教育扶貧工作的重要方面。隻有讓更多像張桂梅這樣的老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才能使更多貧困地區的孩子上得好學。隻有千方百計採取措施讓教育扶貧更加精准,教育在促進扶貧、防止返貧方面的作用才能得到更好發揮。

  如今,華坪女高的畢業生中,有的當了老師,有的成為警察,有的主動選擇到偏遠艱苦地區工作。她們正在各自崗位上為社會做著貢獻。張老師的身影有無形的力量,在大山深處播撒著希望的種子,讓孩子們能夠憧憬更美好的未來。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