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企業降成本,給力國內大循環

2020年07月29日09:21  來源:廣州日報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人民銀行近日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提出,要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免征中小微企業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至年底,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等等。

  企業如何應對疫情沖擊?經濟學家陳春花教授曾提出“挑戰極限式降成本”,就是說企業降低成本要挑戰極限。自疫情發生以來,為企業降成本成為全國各地的一項重要工作,硬招、實招頻出——減稅降費、減免房租、緩繳社保費、企業融資補貼、轉貸服務等,不一而足。廣州市於6月1日設立企業轉貸服務中心,旨在為廣州市符合銀行信貸條件、還貸出現流動性暫時困難的企業提供轉貸資金服務支持。而這,不過是廣州市為企業降成本所打的“組合拳”之一。

  降成本措施落地多少,企業負擔就減輕多少,利潤就增加多少。國家統計局7月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665.5億元,同比增長11.5%。工業經濟呈現恢復性增長的背后少不了各項政策支撐,其中包括為企業減稅費、降成本——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同比減少0.22元,為今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從中不難發現,工業經濟增長與企業降成本之間的邏輯關系。降成本效益初顯,戰果仍需不斷擴大。

  要說“通知”之誠意,首先體現在政策“鐵桶陣”上。7大方面包括:落實好既定減稅降費政策、強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持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努力降低企業用工和房租負擔、繼續降低用能用地成本、推進物流降本增效、激勵企業內部挖潛,幾乎涵蓋了企業活動的全流域、全過程,每一方面的小改善,集腋成裘,將給企業帶來較大改善。其次,任務更是細致而具體。譬如在“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作用”中提到,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2020年全年對小微企業減半收取融資擔保、再擔保費,將綜合融資擔保費率逐步降至1%以下。目標很明確,利於各地相關部門遵照執行。

  聚焦重點,突破難點。在企業的成本構成中,有些是顯性的,相對容易解決,譬如稅費成本、用能用地成本等,有決心、有能力就行,有些則是隱性的,如制度性交易成本,解決起來難度比較大。比如“通知”中提到“持續破除市場准入隱性壁壘”,市場准入壁壘既為“隱性”,有人就可以裝作看不見,不予理睬,企業也無可奈何。所以,為企業降成本要先易后難,最后要突破重點、難點,力爭降到位、不反彈。

  刀刃向內,自我革命。在某個維度中,為企業降成本是一個利益再分配過程,難免會觸碰到某些部門、某些人的“蛋糕”,一旦出現這種局面,改革就成為一場刀刃向內的革命,就有了阻力。6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通報批評河北省某縣存在“違規征稅”“攤派捐款”等問題,說明個別地方、個別部門根本無視為企業降成本的要求。為企業降成本是一場正和博弈,相關部門必須提高政治站位,當改革的擁護派、急先鋒,而不是觀望派、拖后腿者。

  立足當下,著眼未來。毫無疑問,“通知”的7個方面23項任務有“救急”之意,目的是幫助企業妥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渡過難關,但若把為企業降成本當作臨時之策,“過期作廢”,未免短視。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大背景下,深挖國內巨大需求潛力,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將是一項長期任務。因此,為企業降成本、激發企業潛能也將是長久之計,須作長遠打算、長期安排。要對一些行之有效、受到企業歡迎的政策措施進行制度化、固化,納入治理體系之中。

  成本降下來,效益提上去,企業有了活力,經濟發展就有了動力。新一輪降成本步子更快、更穩、更實,就能讓中國經濟信心更足、韌性更強。

  (廣州日報評論員 練洪洋)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