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貧 全面補齊教育短板

2020年07月28日09:22  來源:貴州日報
 

“扶貧扶智”,針對推動教育短板補齊,納雍縣全面推進政策、責任工作等落實。

圍繞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教育資助、教育基礎設施等教育扶貧工作,通過“縣級培訓教育科技局和各鄉鎮、教育科技局業務人員培訓鄉鎮教育管理中心、教育管理中心培訓學校”的三級培訓方式,使縣教育系統干部職工,精准政策把握、措施方法更得力、落實效果更顯著。納雍縣按照“雙線”包保和“七長”負責制落實工作責任,建立教育線實行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包鄉(鎮)、副主任包片、校長包校(點)、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師包學生的責任體系,層層壓實責任,嚴明工作紀律和問責問效機制,確保脫貧攻堅教育扶貧各項工作有效開展。

與此同時,納雍縣成立脫貧攻堅教育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分塊建立工作專班,縣教育科技局安排27名業務骨干到全縣各鄉鎮(街道)蹲點指導教育扶貧各項工作。切實開展“干部大走訪、教師大家訪”,針對全縣教育扶貧工作進行全排全查,按照“邊查邊改”“細查快改”的原則,切實補齊各項工作短板。為確保所有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和非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順利完成學業,納雍縣通過全排全查,精准掌握學生底數,並根據排查情況,認真研究制定有效措施抓實輟學學生勸返復學工作。創新採取“4+3個一批”措施抓好勸返復學工作。

在“講清道理感召一批、特殊關愛感化一批、行政措施勸返一批、法治手段兜底一批”的基礎上,創新增加“清理完善戶籍解決一批、動員就讀職校脫貧班化解一批、送教上門服務一批”的勸返復學工作舉措,有效解決勸返復學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我們採取縣申報指導、鄉鎮(街道)統籌、學校和村(居)委會包村、干部教師包戶的‘雙線’包保體系,形成雙線合力、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採取干部大走訪、教師大家訪的方式,對全縣教育資助工作開展全排全查。同時,建立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入學及受資助台賬,實行動態管理、確保資助無遺漏、全覆蓋。”納雍縣教育科技局辦公室工作人員蒙文星介紹:“針對部分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年齡偏大、外出務工意識強烈、不願返校就讀這一問題,納雍縣創新舉措,開設‘精准脫貧班’,動員外出務工意願強烈的輟學學生就讀,還針對勸返學生的學段基礎、興趣愛好,圍繞勵志、感恩、就業創業等方面安排教學,解決控輟保學難題。”

精准扶貧班是納雍縣補齊教育短板的首創,共開設“精准脫貧班”3個,學生135人。“我們開設了基礎、語文數學、現代管理,藝術美術、美容美發電商等課程。”羅靖是納雍縣科技局專門選派到精准扶貧班開設的學校擔任校長的人。羅靖介紹,精准扶貧班不僅補齊了輟學學生的學業,還引導學生樹立了目標,有了創業夢想。“現在參加技能培訓,每天都有進步,通過精准扶貧班的學習,我有了更多的想法,做電商創業或是做餐飲,以后我都會繼續努力學習新知識,認真學好一技之長,幫助減輕家庭負擔,有了知識才有想法,才有出路。”千裡追輟回來的董地鄉學生馬麗最近在精准扶貧班學到了新知識,有了新想法。

納雍縣新房鄉、龍場鎮、董地鄉等7個鄉鎮,在公安、司法等多部門聯動配合下,聯合發力,組建工作組,輾轉雲南、廣東、浙江等省,本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原則,在宣傳義務教育法等政策法規的同時,滿懷真心和真情打動學生心靈,勸返學生7人,啃下控輟保學“硬骨頭”。

2016年以來,全縣共計發放教育資助資金28219.6萬元,惠及學生234681人次,實現應助盡助,有效保証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兒童、少年不因貧困而失學輟學。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