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協和風骨展貴醫精神 貴州醫科大學“協和班”面向全省招收32人

2020年07月16日19:28  來源:多彩貴州網
 

醫學專業一直備受學生關注,今年因突發的疫情無疑使醫學專業更具吸引力。“協和班”是貴州醫科大學與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共同培養的臨床醫學創新班,於2019年開展第一屆招生。“協和班”承協和風骨,展貴醫雄魂。按照全球最先進的醫學教育理念,制定符合現代醫學教育規律的培養方案,旨在培養具有寬厚人文情懷和高度社會責任感,具有堅實基本知識、理論和技能,具有國際視野、創新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能夠勝任臨床醫療、醫學研究等相關工作的卓越醫學拔尖人才。

記者從貴州醫科大學招生就業處獲悉,2020年“協和班”的招生計劃和上年大致相同,依舊單列一本招生,面向貴州省內招錄32人。不同的是,今年招生原則將以分數優先取代專業分數極差制,高考分數發揮的作用更大,考生報考的后顧之憂更少。

雙導師制 個性培養

“協和班”集全校最優師資力量,搭配精致課程方案,是醫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成果體現,全程雙導師制是“協和班”的特色之一。

“雙導師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會對以后的科研有很大幫助。”來自盤州市的彭信戈同學告訴記者。據了解,學校給每位學生配備基礎和臨床各1名指導教師,負責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科研訓練計劃和臨床訓練,創造參加科研的條件,指導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規劃,實現個性化培養。學校對科研導師的遴選具有極高的標准,要求博士學歷、副高及以上職稱,和較強的科研教學能力,其中部分導師還具有海外經歷。

課程改革 醫學科研

秉著讓學生“早臨床、多實踐、早科研”的理念,“協和班”大力推行課程改革。

“學校縮短了理論課時,增加了實驗比重,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走進實驗室、搞科研。隻有自己親自上手了才能更好地理解課上老師教授的知識。”“‘協和班’小班制教學保証老師能夠精確地覆蓋到每個學生,滿足我們個性化學習需求。”協和班學生 紛紛表示。

在導師見面會上,記者了解到2019級“協和班”英語四級一次通過率達87.5%,老師在會上也鼓勵學生努力學好英語,以便在超過30%的雙語課程中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同時,在教學設備上,“協和班”配備專門的理論課教室和PBL教室,擁有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並為每一個同學提供了數字化教學設備,方便與教學端口、教師終端鏈接,及時獲取學習資料與老師溝通討論學習問題。

競爭機制 推免協和

“協和班”堅持“高進、優教、嚴出”的精英培養模式,不僅課程和考試都比普通臨床專業更難,而且實行末位淘汰制,每學年成績低於績點要求的學生將會被淘汰。對此,來自遵義的張玉典同學說:“其實這是對我們能力的肯定,也是一種挑戰,雖然會有壓力,但會使我們在一開始就會朝著突破自我的方向努力學習。”

在貴州醫科大學,“協和班”致力於為學生提供優越且完備的深造通道。“協和班”全體畢業生都將獲得免試攻讀全國多所醫科學院研究生的資格,而成績排名前15%的學生則有推免到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繼續學習的機會。接受採訪的幾位同學都表示推免到協和進行深造讓他們興奮不已,十分向往。

注重交流 開闊視野

學校十分注重學生的對外交流和國際化視野的培養。“北京協和的學長學姐們來這兒交流時,我們一起參觀了校史館,還建了一個群聊,可以更多地相互交流學習。”來自貴陽市的梅珈彬同學告訴記者。據悉,在學生入學后學校就邀請來北京協和醫院的師生來到學校,與“協和班”學生見面交流 ,學校也在籌劃赴北京協和醫學院短期學習交流會。

同時,學校配備專項資金,保証“協和班”整建制的參與赴國外進行短期研學活動,而今年年初赴澳大利亞的短期研學已做好全部准備工作,但因疫情影響未能成行,學校表示疫情過后根據實際情況解決。

關懷學生 立德樹人

關懷學生、立德樹人、注重思想建設也是學校一直以來的宗旨。梅珈彬同學不久前捐獻了造血干細胞,拯救了一名5歲小女孩的生命。他在9個月的時間內完成骨髓捐獻,成為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貴州省管理中心(中華骨髓庫貴州分庫)史上從入庫到捐獻歷時最短的捐獻者。梅同學表示自己作出這一決定與學校的教育分不開,“希望我以后也能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好醫生。”

疫情期間援鄂抗疫的教職人員返校后召開“傳承抗疫精神 勇擔時代重任”主題班會,“梁貴友書記率隊馳援武漢,回來后進行了分享,讓我們很受感動。”來自遵義的楊先宇同學說:“學校每一位老師都很關心我們,教我們查論文、找資料等基本技能,對我們學習幫助很大。去年冬天,老師擔心我們考試期間受凍,還特地給我們送暖寶寶。小細節,見真情!”(張天明 唐瑞清)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