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援鄂抗疫故事分享:

我們戰斗在抗疫一線

2020年06月30日08:19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援鄂抗疫期間,貴州先后派出 9 批援鄂醫療隊共 1443 人,是19 個省份中向對口支援市州派出醫務人員最多的,也是最早進入最后撤出武漢方艙醫院的隊伍之一。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平凡”在日復一日、默默無聞的工作崗位﹔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偉大”在一次次沖向病魔搏斗的第一線,生命至上,永不言棄。

6月29日,貴州省衛生健康委召開疫情防控暨援鄂抗疫故事分享新聞發布會,邀請到6位抗疫英雄,和大家共同分享他們抗疫故事,用心詮釋“醫者仁心,醫者無畏”。

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傅小雲

唯有赤誠化豪情

傅小雲是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博士生導師,1月28日凌晨,隨貴州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到達湖北鄂州。

發布會·傅小雲。

“1月31日,當我進入RICU病區查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時,僅僅8張病床的病區,一晚上竟然3位患者離世。剩下的5位患者,如果不立即氣管插管,肯定也很難活過24小時。盡管當時病區還在進行院感防控改造,可時間不等人,我下定決心,用最快速度整體接管病區。”

“給4例危重型患者做了氣管插管。這是個感染風險極高的技術活兒,在插管的過程中,患者因為咽喉部的刺激會劇烈咳嗽,噴出大量的氣溶膠,無數的病毒顆粒會隨之而來,必須佩戴全封閉頭罩才能確保絕對安全,但是由於呼吸氣霧,會影響到操作的精確性。”

傅小雲為患者做檢查。

“第一例插管我自己做,因為我是共產黨員,又是治療組組長,技術是過硬的,危險操作我應該第一個上,消除大家的恐懼。第一例操作異常順利,僅僅10余秒時間,我就迅速的把氣管導管置入了患者氣管,接上呼吸機后,患者缺氧狀況改善,呼吸逐漸平穩下來。我突然意識到,這是自己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與這種未知病毒接觸,全身已經大汗淋漓,霧氣完全模糊了面屏。”

“每天,我們都在和時間賽跑,上班時我會從71床走到80床,那是35步,然后再折回來,盯著監護儀,循環無數次。一個班6小時下來,可以走近2萬步。”

湄潭縣人民醫院護士 杜富佳

“武漢告急,讓我來”

發布會·杜富佳。

杜富佳是湄潭縣人民醫院一名普通的白衣天使,但她並不“普通”,她的哥哥杜富國是有名的“掃雷英雄”。2月26日,她奔赴武漢,成為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八病區一名一線醫護人員。

杜富佳。

“3月5日,出院的鄧漢珍阿姨給我發了一條短信,‘杜富佳早上好!快下班了吧?我昨天出院了,遺憾的是沒有跟你說聲再見。謝謝你對我們細心體貼的照顧和鼓勵。希望你們保重身體,平安回家!’”

杜富佳制作康乃馨。

“3月7日,我們給病房的阿姨親手制作了康乃馨,提前給她們准備三八婦女節的禮物。當天剛好是一位阿姨的生日,當她收到花的瞬間,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同樣,這天對我來說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面對黨旗,我庄嚴宣誓,光榮地成為一名在隔離病區火線入黨的中共預備黨員。”

晴隆縣人民醫院護師 曾洪梅

這經歷一輩子無法忘記

發布會·曾洪梅。

曾洪梅是晴隆縣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師。2月4日,隨大部隊一起火速馳援武漢。

“武漢方艙醫院條件極其艱苦。沒有靴套的時候用垃圾袋代替,第一次給患者採集咽拭子時,由於當時防護面罩緊缺,隻戴了防護口罩,這樣的經歷,我想我這輩子都無法忘記。”

“方艙醫院每個病房都有一個帶紅袖套的人,他們既是患者也是志願者。有一天我問一位志願者:‘張叔叔,您自己都是病人,為什麼您還願意承擔起這份工作呢?’他笑著回答我:‘姑娘,你明知道武漢很危險,為什麼你還是選擇來呢?’。簡短的一句話讓我感受到國家和人民群眾同舟共濟抗擊疫情的強大動力,這樣暖心的小故事和細節還有很多很多,就像一束束光,照亮了我們的內心。”

曾洪梅在方艙醫院。

“3月18日,一個特殊的日子,醫療隊順利完成抗疫任務告別武漢。與來時一樣,眼淚一直沒停過。走出酒店大門,酒店阿姨用力將我抱住,淚流滿面地說:‘武漢人民永遠感謝你們!’門外居民樓牆上,挂了一幅小區居民親筆書寫的‘逆行的天使,武漢人民感謝你們’。大家一遍又一遍地呢喃著《再見》等送別曲,淚如雨下、泣不成聲。”

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胡永勝

90后抗疫“小中醫

發布會·胡永勝。

胡永勝是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2月19日馳援湖北,是中醫隊專家隊最小的隊員,唯一的90后,走遍了鄂州三家定點醫院。

“和所有馳援湖北的醫療隊不同之處在於,貴州不僅帶去了“黔醫”,還帶去了“黔藥”,和我們一起隨行的有10噸中藥和10台煎藥機,可以說,貴州為湖北鄂州帶去了一個“移動中藥房”。”

“我作為中醫隊專家隊最小的隊員,唯一的90后,走遍了鄂州三家定點醫院。在雷山醫院,我上班時堅持中西醫結合治療,下班之后總是與患者微信“話聊”,緩解患者緊張的情緒……所負責的19位患者沒有一位轉為重點,最后平安出院。”

胡永勝與患者合影。

“在援鄂期間,我的孩子出生了,雖然沒有做一個父親、一個丈夫的責任,但這段經歷,將是我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我要讓行動告訴孩子,什麼是男人的擔當和責任。”

貴州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 張幫艷

三入將軍山抗疫

發布會·張幫艷。

張幫艷是貴州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1月26日,被選派到貴州省定點醫院——將軍山醫院,參加一線救治工作。

“10來天的時間已經有40來個病人,最多的一天的一個班收了14個病人。一開始的幾天,我們隻有3個醫師倒班,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厚厚的幾層防護服,護目鏡和N95口罩,我們經常會有缺氧症狀。大家其實身體都很疲憊,壓力也很大。但我們都默默告訴自己,我們自己不能垮,病人需要我們。”

“到了3月5日,還是有幾十位患者沒有轉陰。組織安排我們第一批醫護人員再次返回將軍山開始新一輪的救治。這次回來,將軍山醫院的新院區已落成使用,儀器設備更加先進齊全,也集結了數百位全省各個地州各個學科的醫生。”

張幫艷與患者合影。

“3月16日,經過大家共同的努力,將軍山醫院當時最后一名確診患者出院,貴州終於宣布清零,我也相信在我們大家一起的努力下,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終將取得全勝!”

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綜合ICU住院醫師 劉博

發布會·劉博。

劉博是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綜合ICU住院醫師,3月2日,被抽調前往支援貴州省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將軍山醫院,參與一線救治。

“培訓結束的第二天晚上凌晨12點,我就正式開始了日常臨床工作的第一班崗。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我小心翼翼地參照著牆上的流程圖,洗手、戴N95口罩、帽子、手套,然后穿內層防護服、外層防護服,鞋套、靴套,最后是最外層的隔離衣、護目鏡,甚至還有面屏。這一整套流程下來,早已是汗流浹背了,說實話,第一個班,我實在是很難受,很想吐,但這畢竟是保護我們的防護服,再難受,還是得努力克服,最后還是堅持到了換崗,隨后的工作中,我也就慢慢習慣了。”

劉博在照顧患者。

“看到新聞裡84歲高齡仍請戰出征的鐘南山院士,身患漸凍症但仍奮戰在前線的武漢金銀潭醫院張定宇院長,這些老黨員的忘我精神震撼了我,讓我在他們身上感受到了“黨員”兩個字的分量。”(圖/徐婷 文/陳晶晶整理)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