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外銷半徑 提升市場競爭力

冷鏈物流保駕黔貨出山“鮮”行天下

2020年06月27日07:57  來源:貴州日報
 

羅甸火龍果、畢節雞蛋、修文獼猴桃、關嶺牛肉……進入六月,正是貴州農產品上市旺季。

隨著我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生鮮農產品的產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區域和品種布局日益優化,對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規模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長期以來,我省生鮮農產品產后損失較大,受到生鮮農產品集中上市后保鮮儲運能力制約,農產品“賣難”和價格季節性波動的矛盾突出,農民增產不增收的情況時有發生。

建立高效快捷的農產品冷鏈物流,將擴大農產品外銷半徑,提高銷售價格,促進我省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增強我省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冷鏈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增長

為著力補齊我省冷鏈物流配送短板,快速推進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減少農產品流通損耗、擴大銷售半徑、促進農民持續增收,2017年我省就印發了《貴州省發展冷鏈物流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3年來,我省冷鏈基礎設施數量持續增長,截至2019年底,冷庫庫容累計建成160萬噸,冷鏈運輸車輛達到1420輛,完成了《方案》制定任務。

根據商務部和中物聯冷鏈數據測算,我省冷庫庫容高於西部地區平均水平,萬人冷庫保有量居西南地區第二位,處於全國第二梯隊水平。省內建成了一批集冷鏈產業“供、儲、運、銷、配”全鏈條無縫銜接的物流園區。

貴陽農產品物流園配備了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庫容10萬噸的大型冷庫,通過對農產品進行動態存儲,實現穩定菜價、保應急等作用,同時作為農產品7天儲備、百姓餐桌應急的后盾。

車來車往,物貨通暢。遵義物流新城目前是省內最大的物流園區,佔地9400畝,其冷鏈物流區包含中心冷庫、中央廚房、農批市場等。中心冷庫通過與全省88個區縣建設的農商旅互聯綜合體、外銷中心聯動,引導傳統農產品儲存、運輸轉型升級,提高冷鏈物流發展效率,形成覆蓋遵義市的冷鏈物流中轉基地。

助力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進入六月,正是安順市鎮寧自治縣六馬蜂糖李上市的旺季,打開淘寶網,均價每公斤100元的李子成了“網紅李”,下單運輸,2至3天收貨,網友好評不斷。

在六馬鎮綜合農貿市場,蜂糖李經過分揀、裝箱后通過冷鏈物流,發往浙江、上海、四川等地。曾經的窮溝溝,如今是遍地“金果果”,依靠蜂糖李這一獨一無二的特色產品優勢,當地群眾逐步脫貧致富,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冷鏈建設不僅有效延長農產品市場周期,推動果蔬、海產品、肉類產品上行,調節了農產品市場供求關系,還延伸了農產品產業鏈條,從而增加農產品收益,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實產業支撐。

通過逐步優化我省冷鏈基礎設施布局,聯通各級冷鏈流通節點和末梢,省內十大蔬菜生產基地縣、32個蔬菜生產大縣的冷庫庫容總量從2016年底的19.22萬噸提升至2019年的92.39萬噸。在2019年外銷生鮮蔬菜類產品中,通過冷鏈運輸的佔比超過68%。

農產品冷鏈流通水平得到提升。全省肉禽類、果蔬類冷鏈流通率分別從2016年的25%和13%,提高到2019年的30%和18%。省內蔬菜損耗率從2016年的37.8%降低至2019年的18.3%,按貴州2019年蔬菜產業產量2600萬噸產值1000億元計算,農產品損耗降低195億元。

農產品外銷半徑擴大,銷售價格得到提高。通過冷鏈物流,遵義鮮竹筍、安順韭黃、威寧“三白”等生鮮農產品從不到300公裡的銷售半徑延伸至上海、北京、粵港澳大灣區及東南亞、迪拜等地。修文獼猴桃、盤州黃姜等農產品通過冷庫收儲實現錯季銷售,銷售周期從3個月延長至6個月,錯季后,部分農產品價格能提升80%以上。

冷鏈體系建設步伐加快

隨著消費者對新鮮、營養、方便食用的農產品需求逐漸提高,我省正在加快完善冷鏈體系建設,不斷健全農產品流通體系。

完善頂層設計,優化冷鏈物流布局。省商務廳圍繞壩區和規模特色產業需求,開展全省冷鏈大調研,填補26個冷鏈空白縣,形成省內生產、流通、銷售為一體的冷鏈骨干網絡。

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補齊流通短板。以提升冷鏈物流運營實效為重點,統籌省級財政資金1.7億元開展70個省級農商互聯示范縣建設,整合1700萬元在務川、威寧等10個地區布局建設日處理能力不低於30噸的公益性移動式產地預冷設施設備。

增強交流合作,培育冷鏈物流主體。推動貴州現代物流、貴州冷投、貴陽農業農墾、遵鐵物流等國有平台開展冷鏈物流體系建設,通過2.1億元的市縣財政資金和9億元的綠產基金帶動,引導25.9億元社會資本,在省內開展冷鏈物流建設。推動1200家生產、流通主體建設和購置冷鏈設施設備,2019年冷鏈設施設備數較2016年增長926個,同比增長338%。

充分運用大數據,加快冷鏈信息平台建設。指導遵鐵物流集團建成並運營冷鏈流通監控平台,與“全國農產品冷鏈流通監控平台”實現數據共享。開展100個農貿市場信息化改造工程,推動市場冷儲商品和大宗農產品調配數據化、交易電子化,不斷提升農貿市場規范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強化產地預冷,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建成70個產地集配中心,重點支持貴州綠野芳田、貴州匯倉農業、畢節農商聯動等58家團餐配送企業提升產地預冷及冷藏、分級包裝、冷鏈運輸水平。截至2019年底,得益於冷鏈設施配套的不斷完善,貴陽、六盤水、畢節等6個地區獲批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二級配送中心,省內21個生產基地獲批粵港澳大灣區直供基地,6個基地獲上海外延基地授牌。

加強協同配合,建立健全標准體系。推動貴陽、六盤水、黔南獲批全國農產品冷鏈流通標准化試點城市,推動貴陽、遵義獲批全國物流標准化試點城市,推廣使用托盤、周轉筐等標准化載具,提高農產品冷鏈物流質量和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結合我省冷鏈物流實際,三年來在省內行業採用238個冷鏈物流標准。

延伸冷鏈末梢,建設冷鏈配送終端。優化省內市場體系布局,以貴陽市為重點加強生鮮冷藏自提櫃等末端冷鏈配送設施設備配套,在全省開展200家公益性零售市場(惠民生鮮超市)建設,補齊農產品冷鏈物流“最后一公裡”短板。

此外,省商務廳還專門制定了貴州省推進冷鏈物流建設工作方案,進一步加快我省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步伐,切實為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提供冷鏈支撐,推動農村產業革命向縱深發展。(楊靜)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