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區10年丨十年“速”“質”蝶變

——遵義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型工業化發展綜述

2020年06月24日14:24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新遵義新面貌(高橋匯川片區)。胡志剛 攝
新遵義新面貌(高橋匯川片區)。胡志剛 攝

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於2010年6月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至今已走過10年。10年來,我們克難求進、與時俱進、感恩奮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實現了“破繭成蝶”的華麗蛻變。即日起,“聚焦匯川”開設“國開區10年”專欄,反映10年來遵義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在承擔遵義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和對外開放的前沿窗口方面走過的輝煌歷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貴州航天新力鑄鍛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技術創新,成功向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項目批量交付核心產品﹔

貴州中航電梯“大數據+智能制造”邁步世界,年產值超5億元﹔

貴州珍酒“醬工藝”飄香國際,年產值超10億元﹔

……

一個個亮點產業猶如珍珠般閃耀,點綴遵義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遵義國開區)經濟地理版圖,構筑起新型工業化發展的絢麗圖景,也見証著全區工業經濟發展從“速度領跑”向“質量領先”的蝶變。

十年來,遵義國開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建成高坪工業園、航天高新技術產業園、外高橋工業園、臨港遵義科技城、田溝產業園“五大產業園區”,形成了“高端裝備制造、特色輕工、大數據電子信息、現代服務”四大主導產業發展格局,新型工業化穩步推進。

十年筑基

五大產業園區動能強勁

“指示條燈成黃色,就說明區域用電或企業用電出現異常,我們就要迅速將信息發送管理部門,以加強用電安全。”在億易通電子商務大廈18樓,工作人員朱銀雪每天都要通過貴州省用電側大數據公共服務雲平台監測近20萬條電參量數據。

據遵義長征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熊國權介紹,除實時監測用電情況,該平台還能綜合調配派工、庫存物資等,在遵義中心城區,可20分鐘內到達現場處理,為客戶及時排除故障,減少損失。2017年,該平台成功申報為貴州省大數據省級示范項目。

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在遵義國開區產業發展中迅速步入“快車道”。

2010年6月,國務院批准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伊始,區內僅有以輕型汽車、高低壓電器、機電制造、化工、建材和軍轉民產品等為主的工業基礎,受國家產業政策和資源要素影響,發展遭遇嚴峻挑戰,全區產業結構一度顯得過於“沉重”。

鬆一鬆就可能掉下來,拼一拼可能再上台階。轉型升級,勢在必行,但路在何方?

理清思路,制定目標。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特色輕工、大數據電子信息、現代服務等產業。

科學布局,培育沃土。建成高坪工業園、航天高新技術產業園、外高橋工業園、臨港遵義科技城、田溝產業園“五大產業園區”。

十年發展,縱觀當下遵義國開區——

高坪工業園區內,特色輕工業、大數據·智能終端業、先進裝備制造業、新能源汽車制造業等4大產業由南向北依次布局,吸引55家企業入駐,工業總產值達300億元以上。

以研發生產航天、核電、冰箱、液壓、石油等機電、裝備產品為主的航天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已有貴州海爾電器、群建精密機械、天馬機電、南海科技、烏江機電、群建塑膠等12家規模以上企業入駐,均屬高技術含量、資金技術密集、無污染工業企業。

投資23億元建設的外高橋工業園區,入駐貴州長征天成控股、貴州泰永長征、貴州長征電氣、貴州長征電力科技股份、遵義長征汽車零部件等22家企業,產品涉及電器、水泵、礦山機械、機電、食品、印刷包裝、裝備制造等。

上海臨港集團同遵義國開區按照“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原則,運用公司化經營模式開發建設“合作共建產業園區”,引進和培育汽車、鋼鐵機械、機電制造、食品加工、家電制造等產業,打造集“資本與人才融合、科技與產業融合、生產與生活融合”的新城生命體。

田溝產業園實行“以商招商”模式,一期項目建設佔地403畝,投資10億元,建設20萬平方米全框架混凝土和鋼架結構標准化廠房、一體化辦公樓、孵化大樓、宿舍等配套設施,規劃布局“一心”(園區產業綜合服務中心)、“四片”(李子埡物流片區、現代物流片區、總部孵化片區和綠色制造片區),形成機械加工制造、成套設備生產配套和企業孵化基地。

各大園區,新型工業化產業集聚、企業集群、資源集約的特點已經凸顯,一個產業帶動一片區域,引領一條經濟鏈條不斷完善的傳奇,在遵義國開區頻頻上演。

貴州省用電側大數據公共服務雲平台項目就是長征電力適應時代轉型中的新方向。熊國權回憶說,在高坪工業園區建設之初,公司便借助當地政府政策,以“產品智能化、制造智能化、服務智能化、資產証券化”為發展路線,與遵義國開區簽訂協議,共同打造“用電側雲平台”。基於大數據的運用,2019年長征電力實現產值4000余萬元,預計到2025年全面完成企業轉型升級后產值將達3億元。

十年聚力

四大主導產業花繁葉茂

千企改造、退城進園、萬企融合、……十年來,遵義國開區在項目建設、企業服務、轉型升級方面持續發力,產業發展節節攀升。

聚力項目建設。大力實施“千企改造”工程:20萬千升華潤雪花啤酒項目建成投產,60萬擔遵義復烤廠技改項目建成投用,70萬箱遵義卷煙易地技改項目實現生產,中航電梯、凱星液力、烏江機電、新力鑄鍛等“退城進園”項目相繼建成投產。2020年,組織企業包裝編制“十四五”規劃項目88個。

聚力企業服務。引導金融機構、証券公司等為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建立激勵機制支持企業上市,泰永長征在深圳主板上市﹔探索實施區屬國有平台公司參股,中航電梯等推進企業混改﹔實施“星光行動”計劃、“專精特新”培育等,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2010年以來,遵義國開區累計爭取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1.5億元,惠及項目115個。其中,“星光行動”計劃共計獲得省中小企業財政資金420萬元。

聚力轉型升級。安裝污水流量計、提高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減少二氧化硫和煙塵排放、優化礦區及資源整合等措施落地落實,海螺水泥廠“生產線煙氣脫硫、除塵、發電系統技改項目”完成,走出一條技術含量高、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聚力“大數據”建設。實施“大數據”戰略和“互聯網+”行動:聚焦5G建設,優化4G、增大物聯網網絡覆蓋與省、市網骨干帶寬擴容,推動IPV6全網改造,增強信息網絡綜合承載能力。同時,落實“六網”會戰要求,持續加大互聯網新型數字設施投資力度,新建具備物聯網功能基站。至目前,已建成5G基站80個,“六網會戰”工業互聯網項目完成投資260.92萬元,“萬企融合”示范項目完成投資542.92萬元。除此,通過推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快速發展,到2019年,江南航天、領信科技、智城科技等8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上企業,實現軟件營業收入累計6.1億元。

如今,全區共有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30家,規模以上特色輕工業企業18家,規模以上能礦建材企業24家,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企業10家。

梅嶺電源是國家重點航天工程配套化學電源的主要研制生產單位,是貴州省首批獲得科技部批准的“特種化學電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天義電器是航空繼電器、接觸器、控制裝置等10余個系列500多種航空電器專業化生產企業﹔航天新力鑄鍛是國內最早進入民用核電設備制造領域的企業之一,公司承辦的“中國首批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磁體支撐產品”成為首個向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項目(簡稱ITER,俗稱“人造小太陽”)批量交付核心產品的國家﹔航天天馬機電是工信部及貴州省兩化融合貫標試點單位、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擁有液壓傳動、復合材料、專用車底盤專業研究室和冷作電焊、大型工件機加、總裝總調、3D打印等多個專業化制造中心﹔烏江機電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國內領先……高新技術閃耀雲霄。

貴州海爾實施“先出洋、后西進”國際化戰略,成為東西部合作成功典范,獲評全省萬企融合標杆企業﹔凱星液力公司自動控制技術、液力機械傳動技術屬國內領先,大功率液力變速器產品佔國內市場30%份額,公司研發生產的3000馬力雙變一體行星傳動式大功率液力變速器是目前全球最大功率的液力變速器﹔泰永長征“長九”“TYT泰永”為中國電器工業最具影響力品牌,是中國最大規模的低壓電器現代化生產基地之一﹔長征電氣參與起草了分接開關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在國內率先研發成功帶變軌技術的真空有載分接開關填補了國內空白﹔中航電梯具有電梯生產、安裝、維保、改造國家最高級別A級資質,是“貴州工業雲大數據”“貴州省智能制造”首批試點示范單位﹔航天南海科技金屬制品拉拔設備的研制生產能力已成為國內最具有競爭優勢企業,公司開發的六層升降橫移式立體停車設備獲得“國家級重點新產品”証書。群建精密機械公司生產微電閥控制技術、微電閥抗堵塞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隨著工業生產保持平穩較快增長,質量效益持續改善,結構調整穩步推進,全區工業經濟實現從“速度領跑”向“質量領先”蝶變。

發揮“蝴蝶效應”

從“制造”邁步“智造”

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引,按照文化、生態、產業相匹配,遵義國開區產業結構正逐步調整、優化,五大產業園區動能強勁,五大產業同步“起舞”,在凸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上,遵義國開區產業之路正越走越寬闊。

回顧2010年,遵義國開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3.9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169.85億元。到2019年,完成工業年產值321.88億元,年增加值126.19億元,實現翻番。今年1月至5月,全區8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產值121.28億元,增加值54.03億元。

在遵義國開區工業發展藍圖中,未來五年,全區還將以高端裝備制造、特色輕工、大數據電子信息、現代服務為主導產業,持續提升創新能力,促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記者獲悉,預計到2025年,遵義國開區將完成信息化、工業化“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5家以上,“兩化”融合發展指數85以上﹔完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佔比20%以上,工業企業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15%以上﹔完成100家規模工業企業改造工程,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達84。

屆時,全區產業體系更加完善、主導產業更加突出、集群效應更加明顯,工業整體規模、質量、效益和創新能力邁上新台階,集約化、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工業總產值、增加值也將實現翻番。(周旭敏)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