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妹子,今天收到低保救助金了,這多虧你當時苦口婆心地勸我,感謝你啊!”6月10日,四川省金堂縣三溪鎮黑鳳寺村村民陳德洪收到銀行資金變動短信,他第一時間將這個好消息分享出去,心裡抑制不住地高興。
陳德洪是四川省金堂縣三溪鎮黑鳳寺村因病致貧典型戶,他口中的楊妹子,是該縣紀委常委、監委委員楊靜紅。
今年4月,楊靜紅帶隊到黑鳳寺村走訪群眾,在走訪中得知陳德洪妻子患精神殘疾多年,小兒子讀職高,大女兒上大學,還要照顧年邁的父親,全家人生活僅靠陳德洪一人在外打工勉強維持,日子過得緊巴巴。但屋漏偏逢連夜雨,陳德洪的腿腳、雙手關節病變突然加重,不得已辭職回家。這一來,家裡唯一的收入斷了,還需要花錢看病。
身為一家之主的陳德洪開始為兩個孩子的學費和一家人的生計犯起愁。
“陳大哥,你家目前的情況符合低保救助條件,怎麼沒有申請呢?。”楊靜紅問。
“不用麻煩了,我們自己想辦法能解決。”陳德洪語氣有些抵觸。
“人有志氣是好事,但也要看情況,孩子上學、你看病,這都是大事,可不能耽誤。”
但不管楊靜紅怎麼勸說,陳德洪就是不鬆口,反復說孩子上學先找親戚借一點應付,等病好一點,找到工作就行了。
“這幾年為了孩子上學、給妻子看病,他把能借的親戚、鄰居都借遍了,我們也勸過他好幾次,可以向政府申請救助,但他就是不願意,眼看就要開學了,我們看著都著急。”見陳德洪堅持推脫,路過的鄰居連忙幫腔。
“你不為自己想,也要考慮考慮孩子,影響孩子學業,那可是一輩子的事情,你就不怕他們將來埋怨你?再說了,低保是動態管理,將來孩子參加工作,你們情況不再符合條件就會及時退出。”
楊靜紅又是擺事實又是講道理,勸了近兩個小時,陳德洪終於點頭接受了辦理低保的建議。
打定主意后,陳德洪鬆口道出了之前的顧慮:“我是想著我還年輕,有手有腳,申請低保,會被大家看不起、說閑話……”他停了停,嘆了口氣:“現在為了兩個娃娃,也顧不了那些了。”
征得陳德洪“同意”后,楊靜紅立即協調縣民政局、鎮民政辦工作人員和村“兩委”干部趕到陳德洪家,共同商議幫扶辦法。
群眾困難擺在眼前,低保審批流程復雜,如何快速、精准幫助群眾解決燃眉之急,經過各方認真討論,幫扶方案很快得以敲定。從陳德洪家離開后,楊靜紅還隔三差五與陳德洪和鎮村干部聯系,詢問辦理情況,督促加快落實。
低保順利辦下來了,幫扶資金有沒有少發漏發?出於“職業敏銳”,楊靜紅追問道:陳大哥,你收到多少錢?數目對嗎?
“對的對的,跟當時你們幫我核算的一樣,一分不少,還有每人280元物價補貼,都收到了。”
“那就好,你的病也要堅持吃藥治療,我的手機號上次存你手機裡了,有啥問題你隨時聯系我。”
如今,陳家兩個孩子均已正常復學復課,陳德洪手腳經過治療,情況也好轉不少,陳家人又重新拾起對未來生活的希望。(成都市紀委監委 || 責任編輯 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