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把質量關,童書必須“干干淨淨”

李 艷

2020年06月19日09:45  來源:科技日報
 

玉淵雜譚

近日,童書的質量成為許多人關注的話題。從《小熊過生日》裡暗示小熊的好朋友小雞已經成為烤雞,到某些兒童讀物明確出現“自殺”等情節,在網絡上的討論熱度升溫,由此引發了人們對於兒童書籍該是什麼樣,童書出版要如何規范的深入探討。

書籍是孩子們獲取知識、陶冶情操甚至認知世界的關鍵一環,與孩子們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緊密相關。一本好的兒童讀物,是孩子最好的精神陪伴,有可能影響他(她)的一生﹔一本有問題的童書,會誤導孩子,甚至危害身心,同樣可能影響他(她)的一生。

正因為如此,童書出版一直都是各方關注的重點。

過去很多年裡,相對其他領域的出版業,我國的童書出版一直是相對薄弱的環節,許多家長在親子閱讀時,較多選擇國外的一些經典繪本作為首選。最近一些年,我國童書市場需求越來越強烈,加上部分出版界有識之士的共同努力,我國的兒童讀物出版也豐富起來。但隨著量的蓬勃發展,質的把控卻沒能及時跟上。

盡管法律法規對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出版物有明文要求, 但觸碰紅線的情況仍大量存在。2013年五部門曾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加強少兒出版管理和市場整治。不過,時至今日,許多問題不僅未能得到有效解決,隨著市場的擴大、閱讀手段的豐富,新問題不斷涌現。

家長們普遍反應給孩子挑書“簡直是太難了”。

出現這一問題的背后原因是市場爆發帶來的巨大利益誘惑。3.67億人的兒童閱讀市場太誘人,大為流行的必讀書單來錢太快,讓一些所謂的創作者和出版機構迷了眼睛﹔激烈的市場競爭又讓一些人想要兵行險招,博眼球為上。

市場無序競爭,行業缺乏規范,帶來的后果是嚴重的。這些內容存在重大問題的兒童讀物傷害了人們對書籍保有的誠意和信任,更折損了消費者對國產童書的信心。希望出版管理部門能重拳出擊,嚴一點、再嚴一點——加強審核,增加懲處措施,真正淨化兒童出版市場,讓童書“干干淨淨”。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