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張弘弢
“要不別讀了?”畢節四中高三(2)班的肖琴清楚地記得三年前母親對她說的話。那時候,她剛初中畢業。
肖琴心裡知道,母親說出這句話也是出於無奈。“當時我父親生病,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肖琴從小跟隨在福建打工的父母生活,也在那裡一直讀完初中。原本成績優異的她計劃讀完初中再讀高中,然后去大學深造,可不想家庭的變故打亂了她的計劃。
肖琴是個懂事的孩子,准備輟學打工。正在她要離開校園時,轉機出現了。母親從老家——七星關區大銀鎮星豐村了解到,國家有一筆教育扶貧專項資金可以幫助孩子完成學業。
“又可以讀書了,心裡特別的高興,感覺人生充滿了希望。”帶著憧憬,帶著理想,肖琴和母親回到老家,辦理好相關手續后,她踏進了畢節四中的校園。
目前,肖琴每年可以得到“兩助三免”共計4900元的教育資助,再也不用為學費發愁,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學習中。
肖琴的故事絕不是個案,近年來,七星關區狠抓教育保障,落實國家、省、市對各類貧困學生的教育資助,最大限度不讓任何一個孩子因貧困而上不起學,不讓任何一個家庭因求學而致貧。
“2018年,各類教育資助共計11.37萬人次,2019年增加到16.23萬人次,其中,建檔立卡戶7.68萬人次。七星關區教育科技局學生資助中心工作人員魏太米說。
“拿到錄取通知書后,由於家庭難以負擔,一度想放棄。”就讀於該校2019級秋季客服班的羅玉豪是一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父親因工作摔傷無法從事體力勞動,家庭開支由母親一人承擔,姐弟幾人都還在上學,家庭很困難。教育扶貧政策給羅玉豪一家帶來了希望。“現在學校給我減免了學費、書費、住宿費,感謝國家的好政策。”他高興地說。
“2019年,在七星關區中等職業學校的2745名學生中,像羅玉豪一樣享受精准扶貧政策的有467人。”七星關區中等職業學校資助中心主任武燁介紹,他們享受“零交費”入學的同時,第一、二學年還可申請每年2000元的國家助學金及每年1900元的精准扶貧專項助學金。
“以精准促成效,確保教育資助不錯一人、不漏一人。”七星關區教育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崔慶鼎表示,七星關區將全力以赴落實資助,持之以恆抓好精准,讓教育資助成為困難學生改變命運、擺脫貧困的最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