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丹寨:不種玉米種吊瓜 農業產業助力拔“窮根”

2020年06月09日15:27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村民准備給吊瓜施肥。李宇 攝

人民網丹寨6月9日電 (李宇)驅車前往丹寨縣興仁鎮燒茶村,走過一條長長的水泥路后,燒茶村映入眼帘:群山環繞村庄,望不見一個煙囪,隻有成片的大山和散落其中的土地。地裡豎立著白色的水泥柱子。“這是我們的吊瓜產業,這些水泥柱子給吊瓜生長用的。”燒茶村黨支部書記楊秀賢說。

燒茶村,三年前還戴著貧困的“帽子”。楊秀賢沒能忘記:從前村裡有一戶人家小孩想吃一顆兩塊錢的糖都無法滿足。

燒茶村耕地不少,連片的耕地面積就有2300多畝,但為什麼“貧”,原因之一在於缺少產業。“以前的地裡種的是水稻、玉米,忙活一年,賣不了幾個錢。”過去的燒茶,是大家都想“逃”的地方。由於沒有產業支撐,燒茶村年輕的勞動力北的北上、東的東進,留下來的只是少數。

二十年前,為了生計,吳慶貴帶著妻子東進浙江、廣東等地務工,期間雖時常回家,但在他眼裡,燒茶村還是老樣子——地裡依舊種著玉米水稻,村民們還是過著“窮日子”。

吊瓜藤承載了燒茶村脫貧致富的希望。李宇 攝

直到三年前,燒茶村慢慢開始變了樣。2018年,丹寨縣整合資金支持地理條件相對較好的燒茶村發展吊瓜產業,在杭州市對口幫扶資金的下,村子裡當年就種下了110畝吊瓜套種板藍根,由村裡成立合作社具體實施。

吊瓜種下的第一年,隻獲得了15萬收益,平均一畝地1000多元的收益,乍一看效益不高,但楊秀賢絲毫不亂:“吊瓜5年豐產,效益會一年好過一年,平均每畝每年純利潤為2500元,加上套種的板藍根,收益將遠超傳統作物。”

2019年,燒茶村獲得了270萬杭州對口幫扶資金支持,鼓起信心,全村又擴種了300畝吊瓜,年底結算時,村子吊瓜套種板藍根產值達120萬元。

除了吊瓜,如今的燒茶村還建成了林下經濟示范基地550畝,林下養雞5000羽,並發展400畝藍莓種植基地等,實現產業從零到多,從有到優。

村民准備給吊瓜施肥。李宇 攝

2017年,年過五旬的吳慶貴回鄉辦事。第二年在村主任的邀請下,他放棄回到浙江的打算,成為了村裡吊瓜板藍根產業的基層管理員之一,月薪不到三千,盡管如此,吳慶貴仍決心留下,“千好萬好不如家好,曾經外出打工迫於生計,如今家門口有了產業,自然願意留下來。”

如今的燒茶村,僅吊瓜套種板藍根產業便帶來了數百人務工就業,加上林下養殖和藍莓產業,農忙之時還要從隔壁村子請些人來幫忙。“你看前面地裡的,都是隔壁村的人來這務工的。”吳慶貴指著面前正在除草的人說。

70歲的李道芝是甲腳村的貧困戶,卻是燒茶村的“熟人”。眼下正值基地除草時節,在燒茶村的吊瓜基地裡,李道芝正在除草,一天工作9個小時,工錢90元,當地裡需要人手時,她都會來幫忙。

“去年來,村合作社吸納農戶用工9000余人次,務工收入發放78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50萬元,全村251人貧困群眾實現人均500元分紅。”楊秀賢笑言,得益於產業發展,燒茶村不僅脫了貧,借著今年的對口幫扶資金,燒茶村已經著手擴大吊瓜套種板藍根產業,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