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日電 “截止2019年底,我國境內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的人次累計達到8829.23萬人次。”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徐曉萍2日指出。
資料圖:教育部。中新網記者 富宇 攝
2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徐曉萍在介紹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狀況和工作進展時作出如上表述。
徐曉萍指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任務。近年來,在教育部黨組和國家語委的統一部署下,語言文字系統積極作為,大力實施推普助力脫貧攻堅行動,為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作出積極努力。“2019年我們一是統合各方力量,匯聚推普合力。成立了由25家國家語委成員單位組成的推普脫貧攻堅部際協調小組。”
“我們加強貧困地區幼兒普通話教育,與國務院扶貧辦聯合開展了‘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組織北京、浙江等東部六省份對口支援“三區三州”開展推普相關活動。”徐曉萍說。
二是針對重點人群開展普通話培訓。指導和推動中西部省份開展少數民族教師、農村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訓。推動地方特別是“三區三州”開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青壯年農牧民、基層干部普通話培訓,並以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相結合,增強青壯年農牧民學習普通話的積極性、主動性。據統計,2019年中西部12個省份培訓教師46.3萬人次,青壯年農牧民195.8萬人次,基層干部21.3萬人次。
三是建設普通話學習資源。組織編寫了《幼兒普通話365句》,研發《普通話1000句》的94集微課程,不斷豐富“語言扶貧”APP上的學習資源。
四是加強語言扶貧研究。召開“中國語言扶貧與人類減貧事業論壇”,發布《語言扶貧宣言》。許多高校和科研機構積極開展語言扶貧理論和實踐研究。
五是上下協同,共同推進。將民族地區推普助力脫貧攻堅的情況納入2019年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的指標體系,將推普脫貧攻堅有關情況納入教育部與13個省區簽署的《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合作備忘錄》。各地結合實際,制定了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的任務書、路線圖,採取多種舉措,推進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在大力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方面,徐曉萍介紹,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我國語言事業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2019年,我們繼續深入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一是全面加強各級各類學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指導各地開展學校語言文字工作達標建設,配合中小學三科統編教材推廣使用,在民族地區加強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提升培訓。
二是開展第22屆全國推普周系列活動。“我們還把工作重點向基層、縣鄉、鄉鎮進一步傾斜,支持中西部“三區三州”及60個縣域開展推普下鄉活動,各地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推廣宣傳活動。”
三是開展了2019年全國普通話普及情況調查。採集全國2273個縣域的99萬條樣本數據,為政策研究提供了數據支撐。完成的924.64萬人次的普通話水平測試,39.33萬人次的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3.78萬人次的漢字應用水平測試。截止2019年底,我國境內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的人次累計達到8829.23萬人次。
四是教育部、國家語委評審認定了北京大學等首批60家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今年基地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疫情期間,各基地積極提供語言應急服務,開展“眾志成城、同心抗疫”系列活動,發揮語言的力量,提振抗疫信心,凝聚抗疫精神。還組織了50家高校基地,對口52個未摘帽貧困縣的5200名少數民族教師、農村教師,開展為期3個月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線示范培訓。
徐曉萍表示,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語言文化方面,一是隆重舉辦了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系列活動。“我們推進語言資源科學保護與古文字研究應用,超計劃完成了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一期建設。”
二是扎實推進中華經典誦讀工程。“我們繼續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建設“中小學語文示范誦讀庫”第二期項目,打造有聲版語文教材。加強經典誦寫講專項師資培訓,1萬多名中小學語文教師接受了培訓。”
三是推動中華思想文化術語詮釋、翻譯與傳播。出版了《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第7輯,召開了中華思想文化國際傳播研討會,在“學習強國”APP上介紹中華思想文化術語。
徐曉萍指出,在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標准化、信息化建設上,一是發布了《漢語手指字母方案》、《中華通韻》第八批外語詞中文規范譯名、《義務教育常用詞表(草案)》、俄文版和日文版《公共服務領域譯寫指南》等規范標准。
二是成功發布上線了全球中文學習平台、北京冬奧會項目知識圖譜資源及問答系統等語言文字信息化項目,為中文國際教育和北京冬奧會舉辦等提供服務。
三是加強科研支撐,聚焦脫貧攻堅、“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設立年度科研項目93項,產出專著、咨政報告等科研成果700余項。
在不斷深化語言文字交流合作方面,徐曉萍也提到,一是深化內地與港澳、大陸與台灣地區的語言文字交流合作。組織內地高校師生赴港澳開展中華經典誦讀展演交流活動。舉辦了港澳中小學教師普通話培訓班,以及粵港澳、兩岸中學生語言文化交流夏令營。我們應澳門的需求,協助編寫澳門中小學普通話學習教材,與港澳有關機構合作開展普通話水平測試。
二是積極拓展語言文字國際交流合作。召開了首屆國際中文教育大會,來自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名中外代表參會。組織首期海外華文教師中華經典誦寫講研修活動。在中外高級別人文交流框架下,加強與俄、英、法、德等國的語言文字雙邊交流合作。推動《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的海外出版。
徐曉萍也介紹到,在推進語言文字工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一是加強事業謀劃。今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非常重要且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實施20周年,所以從2019年下半年,就開始著手謀劃今年的重點工作,籌備召開全國語言文字會議,啟動語言文字事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的編制調研工作。
二是國家語委各委員單位充分發揮職能,積極履行語言文字工作職責。他們的工作富有特色和成效。三是各地結合重點任務,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語言文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