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我們不容易,感謝政府看到了我們的不容易”

2020年05月29日09:01  來源:中國青年報
 

  經歷了線上、電話兩輪面試,5月28日下午,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二學生許可(化名)提前一天從家鄉十堰來到武漢,為武漢市一家國企第二天的線下終極面試作准備。

  今年2月以來,疫情肆虐讓面臨畢業的許可為找工作發愁。幸好,學校為她提供了各方面的幫助,就業信息網上匯集了諸多信息,學院輔導員實時發布各類招聘信息,分享線上找工作技巧。

  最終,疫情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截至目前,她已拿到7家企業的offer。

  今天,當她在網上看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答記者問時說出“今年大學畢業生創新高,達874萬人,要讓他們成為不斷線的風箏,今明兩年都要持續提供就業服務”的時候,她心潮起伏,“我們真不容易,感謝政府也看到了我們的不容易。”

  “這無疑給廣大畢業生找工作增加了信心。”許可說,“大學生也要積極適應新形勢,適當轉變就業擇業觀念。”

  這次兩會,民生貫穿在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裡,貫穿在代表、委員的討論中。許可和大量大學生揪心的就業問題,更是受到了熱切的關注。

  “六穩”“六保”成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關鍵詞。“六穩”首先要穩就業,“六保”首先也是保居民就業。在許可看來,總理說的“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中國有9億勞動力,沒有就業就只是9億張吃飯的口,有了就業就是9億雙可以創造巨大財富的手。”說出了無數人的心聲,“把就業的極端重要性一語道破”。

  事實上,大學生保就業、穩就業工作,正在湖北緊鑼密鼓地推進。湖北是全國疫情最重、管控時間最長、經濟受損最嚴重的省份,湖北大學生的就業工作,也得到了代表、委員的高度關注。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一詞從頭到尾出現了39次,作為來自高校的委員,我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就業問題有切身感受。”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院長鄭軍說。

  去年7月,鄭軍從長江大學調任湖北第二師范學院任院長。學校所在地武漢疫情形勢嚴峻,鄭軍預感到了2020屆畢業生就業可能會出現困難,就提前進行了調研。

  兩個多月時間裡,鄭軍與學生、家長、教師們連線交流,與用人單位、政府相關部門連線調研,了解學生的就業預期、可能存在的困難,以及疫情對企業用人的影響、政府政策的空間等。

  今年全國兩會,武漢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輔導員舒大凡留意到,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提到,高校和屬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我們輔導員要再接再厲,作好‘打持久戰’的准備。”

  今年是舒大凡從事就業服務工作第三年。疫情之下,為幫學生提升就業技巧,他開啟了線上直播。他花了整整兩天時間收集資料、調試設備,制作的103頁PPT涵蓋簡歷制作、視頻面試、網上簽約等各項注意事項,受到學生點贊:“我們想到的、想不到的,輔導員都講了。”

  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就採訪了解到,武漢多所高校正加緊謀劃,制定“一生一策”,搭建空中雙選會、開通網上簽約系統,全員上陣助就業。

  眼下,舒大凡將工作重點放在了存在就業困難的學生身上。他專門建立了QQ群,“就業技巧不難教授,關鍵是要持之以恆幫助這部分同學提升就業能力、轉變就業觀念。”他同時表示,學生畢業不等於輔導員停止就業幫扶,他將繼續利用教育部促進湖北高校就業“一幫一”行動政策與校友企業資源,持續為學生就業服務。

  在湖北,一些高職院校領導也紛紛行動,加強與企業溝通,推介畢業生就業。

  5月9日,長江職業技術學院校長吳昌友帶隊,拜訪九州通醫藥集團。該集團人力資源部聯系山東分公司設崗100人,招聘該校畢業生。

  多項幫扶政策加持之下,許可認為,畢業生自己也要加強主觀能動性。已有多個offer在手,她仍每天關注學校就業服務信息。5月28日晚,得知借助教育部“一幫一”行動,北大咨詢師團隊將為武大在校生提供一對一職業咨詢,她決定也嘗試預約,“也許能幫助找到更合適的工作”。(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娟娟 通訊員 向紅梅)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