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全國人大代表金不換:文旅須深度相融才能交相輝映
中新網北京5月28日電 (記者 董飛)“文化和旅游業必須深度相融,才能交相輝映,才能更好地促進文旅業的發展與提質。”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河南鶴壁豫劇院院長金不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作上述表述。
2018年文化部、國家旅游局進行職責整合,組建了文化和旅游部。隨后,全國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門也相繼合並,民眾對“詩和遠方”充滿期待與憧憬。
“但是,隨著近兩年的基層工作發現,我們地方的文旅融合工作、內容還遠遠不夠。目前,甚至還在停留在文件上、停滯在口號上。”金不換直言,文化方陣與旅游業仍各自為陣,並未有效地相融而生,深度融合。
“隨著社會娛樂的多元化,中國傳統戲曲正面臨著聽眾老齡化、年輕演員缺失、人才流失的傳承之困。”作為豫劇名角、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梅花獎”得主的金不換,縱橫藝海數十載,如今卻為“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豫劇及其他傳統戲曲的多重困境憂愁。
金不換建言,“我們不妨嘗試一下文旅融合的新模式,比如讓豫劇進景區巡演,在景區打造豫劇周活動。這樣既豐富旅游內容、增加了景點的內涵,也為文化藝術找到了載體,直接實現文旅深度融合。”
這種文藝進景區的文旅深度融合模式,在國內也已有成功先例。金不換舉例說,北京的南鑼鼓巷戲劇節、浙江烏鎮的戲劇節,早已經成為影響海內外的文旅盛事。這樣的文化活動也早已成為景區的文化符號,成為吸引游客的主要活動之一。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亦如中國文化和旅游部部長雒樹剛所言,文化使旅游的品質得到提升,旅游使文化得以廣泛傳播。通過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發展,文化可以更加富有活力,旅游也會更加富有魅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