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孫宏陽)小區內部、地下空間挖潛、空閑地塊增建停車場……密雲區年初啟動本市遠郊首個全區域停車綜合治理項目,目前全區共挖潛出1.9萬個停車位。為了解決居民停車難問題,39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計劃夜間對外共享現有內部停車場,可為23個住宅區提供1490個共享泊位。
近年來,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增長及城市發展,遠郊區也出現了停車資源緊張的問題。根據前期摸排,密雲城區停車位4.1萬個,夜間停車5.8萬輛,整體車位缺口約1.7萬個,且主要集中在居住區。為了解決居民停車難,密雲區政府與北京靜態交通公司合作,啟動本市遠郊首個全區域停車綜合治理項目。
“通過利用拆違騰退的空地、內部道路雙行改單行單停、充分利用人防空間,利用外部閑置用地、周邊單位錯時共享、借用道路施劃夜間臨時停車位等方法,挖掘小區內、外部停車資源。”北京靜態交通投資運營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總經理穆屹介紹,通過窮舉,密雲城區共挖潛出1.9萬個停車位資源,基本實現停車資源供需平衡。
其中,在空閑地塊停車場建設方面,密雲已完成中加榮園等3個停車場建設,剩余2個停車場正在建設過程中,預計可新增閑置地塊車位1964個。
本著“動靜結合、綜合施策”的治理模式,擬對部分街道採取分時段單向行駛交通管理措施,為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增加路側停車泊位提供條件,杜絕因道路狹窄會車造成的交通堵塞,如四眼井胡同、綠地環路雙行改為單行。同時,對部分原禁止機動車通行路段,採取單向行駛交通管理措施,打通城市微循環,加大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如康復路、育才路、通城胡同等路段禁行改為單行,結束康復路自上世紀80年代就限行的“老規矩”,為破解四眼井胡同、康復路、通城胡同等幾個區域的停車難問題,打開了一條新的途徑。此外,通過道路交通組織優化和智能信控提升通行效率,通過安裝監控設備實施綜合秩序整治,鞏固工作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密雲39家機關單位也將“敞開大門”,向社會錯時共享內部停車位。密雲區城管委主任李長全介紹,密雲城區內39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將錯時對外開放現有內部停車場,優先保障周邊居民車輛停放,夜間可為23個住宅區提供1490個共享泊位。截至目前,密雲區城管委、鼓樓街道、果園街道、圖書館4家試點單位已經完成基礎設備安裝工作,預計月底前進行試運行。按照計劃,39家機關單位錯時共享車位將在8月全面鋪開。
與此同時,北京靜態交通投資運營有限公司還將通過安裝傳感設備、建立管控服務平台、構建交通大腦等手段,使得管理實現“數字治停”、“數字治城”,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公司還將逐步拓寬靜態交通全產業平台,打造城市綜合服務能力,提供多種衍生產品提高城市運營服務的水平。
“希望通過這樣的政企合作,把區域停車資源充分挖潛、統籌利用,提升停車服務水平,在全市提供一個可復制可推廣的樣板工程。”北京市交通委靜態交通管理處處長趙震介紹,本市今年將繼續深入推進道路停車改革,目標是實現城六區、副中心及遠郊新城范圍所有道路停車電子收費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