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之保基層運轉

財力下沉惠民 基層運轉加力

2020年05月28日08:52  來源:貴州日報
 

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市縣財政收入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基層財政收支矛盾突出,能否保持正常運轉關乎百姓利益,更關乎發展大局,補足基層財力、加足運轉動力迫在眉睫。

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省財政廳把保基層運轉作為守住“六保”底線的有力抓手和穩住全省經濟基本盤的重要基石,通過一系列積極財政政策發力,調整結構、有保有壓,多措並舉為基層補足財力,切實兜牢基層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的底線,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加大投入 支持基層“三保”

基層運轉是保民生、惠民生的基本要求,減“收”增“支”之間,保持基層正常運轉不容有失。國家層面,在今年的一般預算安排上,中央財政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增長了12.8%,為近年來最高﹔中央財政還專門設立了特殊轉移支付,用於支持地方落實“六保”任務,重點用於保基本民生、保基層運轉、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及應對下半年不確定因素。

疫情之下,我省充分估計財政收支面臨的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深入掌握基層運轉態勢,省級財政因地制宜調整支出結構,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加強“三保”預算審核、完善資金調度機制,為“三保”支出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提高市縣保障能力。

截至4月30日,我省對市縣下達轉移支付共計1979.7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78.73億元,增長16.4%,其中最低生活保障支出37.53億元,增長18.8%﹔公共衛生支出28.27億元,增長1.1倍﹔就業補助支出9.16億元,增長37.9%﹔增長幅度顯著,重點民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另外,按照中央部署,在已核定的2020年財政資金留用比例基礎上,全省統一提高5個百分點,支持市縣做好疫情防控和“三保”工作。與此同時,為保障縣級工資的及時發放,從2019年6月起,省級財政直接將工資調度至市(州)和88個縣(市、區、特區)工資專戶,實現了工資專戶直接調度的全覆蓋。

積極作為 助力戰疫戰貧

疫情之下,我省基層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加大,為保基層有效運轉,積極應對嚴峻考驗,統籌推進抗疫脫貧,全省各級財政部門強化責任擔當,積極發揮職能作用,盡早化解風險,實現良性循環。

一方面,主動發揮財政職能,千方百計籌措資金,截至5月8日,全省各級財政共安排疫情防控經費高達25.41億元。數字背后,是我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增支,借統籌各項資金、加強資金調度“之手”,為抗疫加足馬力,保基層時刻運轉。同時,出台了二十條關於支持疫情防控的財政政策,涉及患者醫療費用保障,疫情防控臨時補貼,提高一線醫務人員薪酬標准,優化企業融資擔保服務,對農業產業予以保險補貼等內容。此外,制定出台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財政政策措施十七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工業、農業、服務業企業從稅費減免、財政補貼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疫情期間,貴陽市高新區企業遭受不同程度損失,高新區財政局加快落實惠企政策,助力企業渡過資金難關。截至5月上旬,高新區78家企業共獲得1.16億元的扶持資金,兌現的扶持資金主要為優惠政策類、疫情防控類、創新創業類三項扶持資金。

另一方面,不斷加大扶貧投入,切實保障脫貧攻堅資金需求,截至5月上旬,已投入中央和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52.74億元,佔去年總量的83.6%,增長20.7%。其中,投入“9+3”挂牌督戰縣(區)63.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0.2%。

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繼續安排12億元農業特色優勢產業資金用於支持農村產業發展。落實農業保險托底,確保農戶不因災返貧。優化農業保險支持政策,大力發展地方特色農業保險,繼續實施貧困地區費率優惠20%的政策。加強財政政策與政策性擔保聯動,繼續推行“4321”新型政策性融資擔保風險分擔模式,力爭實現應擔盡擔。

全力降低疫情影響。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產業扶貧項目生產、儲存、運輸、銷售等環節給予支持,對積極帶動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發展的扶貧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等給予一次性生產補貼和貸款貼息支持,對疫情防控期間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給予一次性交通和生活費補助,對因患新冠肺炎和受疫情影響造成基本生活困難的建檔立卡貧困對象給予臨時救助。

調整結構 把錢用到刀刃上

基層運轉無時無刻,受到疫情影響各地基層財政面臨較大壓力。為此,貴州一方面加大對財政支出結構優化調整,另一方面進一步壓縮一般性、非剛性支出,統籌用於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等重點領域,積極應對收支壓力。

讓每分錢都用到刀刃上,就是要牢固樹立政府過“緊日子”的思想。今年的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省級部門帶頭加強支出管理,非剛性、非重點項目支出平均壓減18%,公用經費平均壓減15%。省財政廳加大對財政支出結構優化調整,進一步壓縮一般性支出,嚴控“三公”經費,取消低效無效支出。

為規范縣級預算編制,全面落實中央和省確定的“三保”責任,省財政廳會同市(州)財政部門建立了對縣級“三保”預算編制的事前審核機制。按照堅持“三保”支出在財政支出中優先安排的原則,開展預算合規性審查工作,對各縣(市、區、特區)在預算安排中存在的問題和未按規定足額安排中央和省定標准“三保”預算的,逐一提出審核意見,並抄送同級黨委、政府,要求其必須在年初預算或調整預算中調整補足。

此外,貴州正在加快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基層治理長效機制,促進基層“應做的事”與“可用的錢”更為匹配,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義務教育、基本養老、城鄉低保等方面的重點支出也將隻增不減,切實提高政策和資金的指向性、精准性、有效性,推動基層運轉更有活力、更加可持續。(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劉力維)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