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遭嫌棄 社會各界應反思

2020年05月27日15:04  來源:科技日報
 

5月26日上午,全國政協委員倪閩景的一份發言稿上了微博熱搜。這份發言的本意,是給因疫情回國的留學生提供繼續學業的解決方案。委員提出了本科生插班、海內外高校學分互認等措施。不過,其中一條建議“留學生回國可入學高職高專”卻被當成了發言的全部內容,在網上引發熱議:留學生回國,為什麼要上高職高專,是不是瞧不起人?

討論如此熱烈,除了誤讀因素外,也是因為社會各界對職業教育的成見根深蒂固。提起職業教育,仿佛就是低人一等。2019年2月,國務院印發了中央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第一句話就明確了職業教育的地位: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職業教育並不是“低一層次”的教育,而是“另一種類型”的教育。但多年來,社會普遍認為,上職校是被普通教育淘汰后的“不得已而為之”。

實際上,我國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具備每年培養數以千萬計技術技能人才的能力。推動科學技術進步,需要一線操作技術技能人才、轉化成果行業應用人才、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和高端研究型人才。前文提到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也指出,要大幅提升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

2019年,高職院校達成百萬擴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生源從何而來?如果對職業教育的成見無法消除,認為進入職業院校就是混混日子,是被“放棄”、被“落下”,虛位以待的高端技術人才崗位,要誰來勝任?

“建議留學生回國入學高職高專”,是對委員聲音的片面解讀,但職業教育遭如此嫌棄,也應引起相關部門、職業院校和社會各界的反思。職業教育的吸引力要提升,職業教育的師資力量要增強,技術技能人才的成長渠道應暢通……要扭轉對職業教育的偏見,還需長久努力。其實,職業技術技能人才也是人才,無論是上普通高校還是職業院校,每個人都應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張蓋倫)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